Archive for 12月 26th, 2005

  • 重慶重慶(三)

    星期一, 12月 26th, 2005

    六 “小‘小‘東方曼哈顿’’”
    重慶人以他們的家鄉為傲,誰不是呢?他們很自豪的推薦我去看夜景,介紹說重慶的夜景被譽為“小香港”。
    听了,抿嘴偷笑。這事怕靠不住,連香港,也底氣不足地,希望被譽為“東方曼哈顿”。推算起來,重慶的夜景,就可以稱為“小‘東方曼哈顿’”。某位我不知道名字的名人到瓷器口一游,脫口而出:“簡直象重慶!”於是,在瓷器口接近碼頭的地方,就有了石碑,銘刻“小重慶”三字。根據重慶和香港、香港和曼哈顿的淵源,是不是可以將“小重慶”碑撒去,換上刻著更有名堂的“小‘小‘東方曼哈顿’’”七字石碑。起碼,沖出了亞洲。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images/picError.gif’” />
    (圖:“小‘小‘東方曼哈顿’’”的尋常巷陌。)
    我個人來說,挺討厭人家說我長得像除了父母族人之外的誰誰誰,那怕對他來說,算是種恭維,我並不領情。家鄉蘇州,被譽為“東方威尼斯”,多少蘇州人津津樂道?我就是不樂意。反過來,如果威尼斯想申請冊封“西方蘇州”,我倒是可以考慮考慮,龍顏大悅時或予以批準。當然,版權費另議。
    景點,往往會因某“名人”到此一游時放了一個屁而自“抬”身價,榮升為其他地方的替身演員;無辜江山,也常被權貴不堪入目的題字碑刻糟蹋。說起來,從前的皇帝,皇帝當不好,書法倒是上好的,如宋徵宗的瘦金體;如今的皇帝,這皇帝當得好不好?輪不到我來評論,咱們可以咨詢一下煤礦工人和下崗工人,可寫得那一手上好的蟹爬體啊,有目共睹!還特有自知之明,處處御筆親題。不知道各位旅遊的時候,有沒有堅強的胃口。我不夠堅強,常被惡心坏了。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images/picError.gif’” />
    (圖:瓷器口古鎮。
    前左方,是巴山的店舖,專替人雕刻印章,索價每方一百元。想刻個‘身是客印’,又嫌貴。老人不耐煩的說八十吧,從亂糟糟的桌面上抓起一張小紙,催問:“你叫什么名字?”我躊躇了一會兒,恨不得先問問他上不上泡网?要是也上的話,就好玩了,他會知道眼前這個穿著白羽绒衫笑眯眯的女子就是身是客。沒刻,跑開了。表面理据是要保持神秘,不泄露馬甲。打死也不會告訴大家,其實,不舍得那八十元。)

    七 吃在重慶
    還是去了北濱路,欣賞“小‘東方曼哈顿’”,品嚐陶源居的田螺。
    沒料到自詡吃辣高手的我,第一粒田螺,就給辣到呛,涕淚長流,狼狽不堪。可是,到重慶不吃辣,好象有點對不起自己。所以,我毫不理會眼泪鼻涕大把大把地流,繼續、每餐、無辣不歡。尤其后來,配備了秘密武器:自酒店偷運出一大筒廁紙,擱在包里,更肆無忌憚,決戰麻辣。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到離開重慶時,基本上扔什么紅色的東西進嘴里,再也感覺不到辣了。不知道算是功夫练成,還是废了武功?废了味覺的武功?
    吃得多了,開始掌握重慶烹调秘籍:不外乎一把辣椒一把油,一把花椒一把盐。肯定吃得食客我一把鼻涕一把泪。
    大都會購物城樓上的外婆橋火鍋店,這是一家需要記一筆的餐廳。自助火鍋,每人48元。最令我雀躍的,是啤酒任飲。其實,就算開怀暢飲,又喝得了多少呢?可見叫人舒暢的,是“任飲”二字中的“任”,跟“飲”反而不搭界了。很多時候,人們為了可以充分實現這個“任”字,赴湯蹈火,萬死莫辭。
    跑進店堂,中間一條蜿蜒的水池,一只只木船首尾相銜,每只船馱著二小碟火鍋配料,緩緩經過。“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看見合胃口的,輕展猿臂,擒下船來,阿恩阿恩……。
    千萬別以為在這里,模仿王羲之的流觴曲水,你就可以名士风流了。要謹記,這可是一家團結、緊張、嚴肅但不能活潑的餐廳,情侶不得擁吻,否則,會有伺應過來,手叩桌子:“這是在餐廳,注意點兒。”
    2004年8月7日上午十點,這家火鍋店曾經發生火災。自此之后,他們對一切火熱事物保持高度警戒。

    八 尋找景點
    一個不想再一次接受革命再教育的游客,來到重慶,會為找不到觀光景點而苦惱。好幾次,我請教當地人:重慶有什么地方值得參觀?在我態度堅決地表示決不會去參觀紅岩或什么公館后,他們想了半天,說:重慶沒什么地方好玩的。
    難以置信!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images/picError.gif’” />
    (圖:瓷器口宝輪寺1)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images/picError.gif’” />
    (圖:瓷器口宝輪寺2)
    為此,特意跑去重慶書城,查找旅游書。幸好四川旅遊書籍很多,重慶景點?有,在428頁。往后翻,380、400……翻啊翻,425,天啊,這是書的最后了啊!我赶緊翻到最后一頁:總共430頁。重慶列印在428頁?這么厚厚的一本書,重慶這么重要的城市,只留二頁介紹?目錄弄錯了?沒有!在428頁那里,我找到了重慶。不服氣?其他的書,大同小異。
    我才接受了眼前這個殘酷事實:重慶,景點不多。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images/picError.gif’” />
    (圖:罗漢寺)
    在快離開重慶的時候,才發現大足石刻應該就是我一直尋找的景點。可惜,來不及了。錯過這個機會,皆因有人不放心放我一個人去所謂的山區玩,事先存心不提供旅游資料。我也糊里糊塗、傻里傻氣地,竟然就服從了組織紀律,沒去。后來想想,懊惱,那可是世界历史文化遺產,應該去參觀的。尤其在目前,地球的臭氧層穿了一個大洞的情況下,誰能保證如此珍貴的历史文化遺產能保存到我下一次去重慶?
    越想越可惜,回來后,不停埋怨起人來了。我們女的,都一個德性,沒人關心,极其哀怨,哭著喊著,非要人管;有人關心,极其彪悍,叫著喊著:不要你管!
    不過,天下的美女,不能一手攬盡,讓我的游記,就結束在一點點遺憾的心情中。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images/picError.gif’” />
    (圖:想不到,在重慶,遇上我自己。)
    25-12-2005

  • 重慶重慶(二)

    星期一, 12月 26th, 2005

    四 豬
    有個人駕駛的時候,旁邊車道的司機突然按了按喇叭,沖著他大聲叫:“豬!”
    這人很生氣:平白無故的,你干啥罵我是豬?不行,我得罵回。
    為了達到最好的音響效果,他騰出手,絞下車窗,向對方回罵:“你才是豬!”
    話音剛落,“呯!”的一聲,……
    他撞上了一頭豬。
    這是前往瓷器口的路途中,在出租車里,听收音機听到的笑話。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當時,和載我的那位中年女司機一起爆笑起來。
    笑完,她說: “好久好久沒笑到眼泪也出來了。”
    一會兒,顯是不過癮的她竟然要求我說個笑話。
    我嘀咕了一句:“我沒有笑話。”
    其實是有的,不過,那些可是荤段子,對一個陌生女人,怎么說得出口呢?
    唉!說起來,我這么正經的一個人,大腦的記憶力,竟然不爭氣地就只會選擇性地記住荤段子,以致緊要關頭,往往英雄無用武之地,這令我非常痛苦。
    “來旅遊?”
    “嗯。”
    “一個人?”
    “嗯。”
    “啊呀,你可真夠膽大的,我一個人可不敢出遠門。”
    瘦削的我望了望壮實的她,忍住笑宽慰她:“沒事,出門在外,總有好心人相助。”
    “哪兒人?”
    “你瞧得出嗎?”
    “听你這標準的普通話,北方來的,看你模樣,又像上海人。”
    標準的普通話?可把我樂得:我的洋徑浜普通話,一直是他笑話的。可能相比之重慶人的“普通話”,所有人的普通話都很標準。
    因為她夸奖我,小腸小肚的我立刻將這位快樂的、臉圓圓的、體態豐滿的女司機自重慶其他的出租車司機那里區分出來了。
    我們愉快的交談著。
    我不好與陌生人搭訕,但每到一個地方,愛和出租車司機攀談。出租車司機的言談載著那個城市的风土人情。和他們聊天,總是獲益匪淺。

    五 生活在重慶
    女司機告訴我一周上五天班,早八晚四點半。每天上繳出租車公司租車費180元加油費80元,余下的,自負赢虧。
    每天起碼要赚260元以上,起步價才5元,重慶,又不是個很大的城市。我擔心的問:“那也挺不容易做到啊!”
    “還好,通常一天可掙八十至一百來元,少的話,也可以四五十。”
    華罗庚我不靠計算器,估算了一下,她月收入在一千至二千左右。加上她先生的收入,應該是個小康之家了。
    看上去,她過得和和美美的。不錯。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images/picError.gif’” />
    (圖:背著孫子,游玩朝天門的二位老人。他細心地替她整理背帶帶子,非常溫馨的場面,可惜沒抢拍下來。)
    重慶街頭有許多男人,青布棉襖,提著扁擔和繩索,負責物流工作,俗稱“棒棒”。據說收費非常低廉,幾元錢,重重的貨物給你挑到指定的地方。重慶街頭,還有許多婦女,三五成群,坐在小板凳上,替人擦皮鞋。重慶的冬天相比江南的滴水滴凍,不算冷,但到底也是陰寒入骨。我可以經常回暖烘烘的酒店里補充熱能,她們整天呆在街上,瑟縮寒风里,艱辛,可想而知。
    再怎么嬌小姐脾性,有幾件事,是我一直無法接受的:游歷名山大川時,雇用轎子、躺椅,自己半躺著讓人抬上山去;和,大冽冽坐著,讓人擦皮鞋。
    其實,對這些事的態度,經常會困擾我。如果人人都像我這么想,不光顧他們,會不會等於扼殺了這些普通老百姓掙生活費的機會?他們可能是下崗工人,可能是边遠地區收成欠佳的農民,他們不去乞討,不去賣淫,不去騙錢,不去偷,不去抢,不嫌報酬少付出多,堂堂正正的憑一已之力謀生。這些,理應要支持的。但是,你叫我,一個手腳健全的人,怎么承受這樣的服務?
    左右為難,我心悲哀。
    簡直是罪過,用一元,擦鞋。“買”來下列情報:
    “一天擦到十來雙鞋,掙到十元以上,不錯了。” 老婦人非常敬業,用牙刷、布,將球鞋前前后后、缝缝角角擦得干干淨淨。
    “每天開銷呢?”
    “乘車,二三元。”
    “也算遠,……干嗎跑這么遠摆摊啊?”
    她笑笑。
    我愰然大悟:“怕撞上熟人?”
    她還是笑笑,有點不好意思的默認了。
    我說:“坐車來,家遠,看來中午只好在外面吃饭,开销又會大了。”
    “吃,很便宜的。”
    “再便宜,也要四五元吧?”
    “不用不用,一二元錢吃得很好了。”
    吃得很好?一二元!
    就算三十天全開工,她月收入約三百元。
    將兜里零錢全抓給她,讓我們去看看另一種生活層次:
    帝都廣場
    樓盤地址:重慶渝中區解放碑五一路8號
    單枪匹馬的我,勇闖進去,詢問樓價。
    58平方米的毛坯房(實用面積42.99平方米,實用率七成四),每平方米售11000元。
    127-167平方米的簡裝房,每平方米售8800元。
    不知道誰有能力購置?反正,我覺得太貴了。

  • 重慶重慶(一)

    星期一, 12月 26th, 2005

    一 灰色
    一路上飛來,萬里晴空。降落,連穿三層雲層。重慶,就裹在下方濃濃的雲里霧里。呆在重慶的日子,可用“暗無天日”來形容,──無法望見天日,哪怕一天、一小會兒。離開的那一天,破天荒的,出太阳了。因此,當仁不讓的,我被恭維為人品有問題。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images/picError.gif’” />
    (圖:朝天門。嘉陵江水綠,揚子江水黃,我努力想拍出那條“夾馬水”。結果,只拍到這么灰蒙蒙一片。)
    天地總是灰蒙蒙的,儘管身著荧光紅或者荧光綠連衣褲的清洁工人時時刻刻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勞作,街道两旁的護欄還是積聚了特別厚的灰塵。這座被譽為和霧都倫敦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山城,觸目所及,盡是灰色。林憶蓮來了,會不會繼續唱唱她的灰色?
    “但現在心中只有灰色,Ha Ha Ha Ha Ha Ah Ha…
    碎的追憶 Ha Ha Ha Ha Ha Oh Yeah…冰冷空隙”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images/picError.gif’” />
    (圖:在華巖寺七佛塔頂遠眺,和在朝天門遠眺的景色一樣,灰色。)

    二 重慶人
    重慶人和巴黎人一樣有個性,在巴黎,無論巴黎人的英語怎么地道流利,外鄉人的法語怎樣一窍不通,巴黎人就是堅持和外鄉人說法語。重慶人也是,就是堅持和你說重慶話。但重慶人畢竟比巴黎人厚道,他們和你說重慶話,是自以為正在和你說著普通話。所以,我的困惑神情也困惑了他們。他們有耐性,跟你用“普通話”解釋,一遍又一遍地,直到我落荒而逃。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images/picError.gif’” />
    (圖:罗漢寺前聚集的這群婦女,看見我,紛紛圍上來:“啊喲,姑娘,你鬼著呢。”我怎么‘鬼’了呢?閙了半天才明白,承她們貴言,在夸我“貴”,貴氣滿臉,要替我看相。)
    說起重慶人,肯定要提一提“艳色天下重”的重慶妹子。去過的地方不少,只有二處,女子的美麗,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是湖南,一個是重慶。湘妹子鵝蛋臉、大眼睛,身材線條好。重慶妹子的美,走的差不多也是這路子,加上常年不晒日頭,皮膚白晢。在街頭巷尾、尋常百姓處,我端詳到不少嬌好的面容。就算小鎮上售賣自制醬菜的婦人,兩鬓斑白、上了年紀,我也能自她的眉宇之間,窥見昔日的容華。
    不過,我對重慶妹子沒有深入細緻的了解,性情如何,不太清楚。有一種傳聞,說重慶妹子特別适合當老婆。也不是傳聞,公干派駐重慶的單身男青年,總是一個進駐,一雙撒退。重慶妹子的無比魅力,可見一斑。
    批評家我,找不到可以批評的地方,會抓狂。重慶妹子美中不足的是打扮。千篇一律,缺少個性。她們一律將頭發披散,染成黃色;一律穿半長的羽绒衫,青黑色、或豬肝紅色;她們也穿靴、裙子,靴和裙子的式樣、顏色的劃一,可以媲美制服。別以為從大流,才算是赶時髦,誰知赶上了俗流,反而一點也不時髦了。我知道,也不能全怪她們,可能全市商店進貨渠道來自同一廠家。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images/picError.gif’” />
    (圖:瓷器口鎮上的婦女)

    三 出租車司機
    我將出租車司機自重慶人那里段開,另寫新章節,出租車司機不屬於重慶人?原因有幾個。重慶的出租車司機似乎多由不是重慶本地人擔任。好幾次,我報出的地方,他們愣是不曉得怎么去。印象里,重慶人挺老實,也很有禮貌,雖然在語言上不能迁就你。起初遇上的重慶的出租車司機卻有些例外。
    那天,去朝天門,司機在十字路口問:走上面還是下面?我問什么說法?他說上面多燈口,下面快一點。下面這么好,我當然不會笨到要走上面的。就說走下面。話一出口,我就后悔了。作為悲觀主義者,我是不太相信自己會有好運氣攤上一位好心的司機。
    果然,呵呵。
    當他快樂的飛馳在滨江路,里程表的紅色數字跳上15元的時候,我,決定即當了豬頭,不妨再當一下刻薄者。冷冷問:“你肯定去朝天門要走滨江路?得繞這么遠?”
    他可能沒料到我熟讀了地圖:“走下面有一點點遠,但快。”
    “剛才怎不听你提遠?”
    也不過多兜了六七元,不過,就有點破坏了我的好心情,還有,重慶出租車司機的形象。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images/picError.gif’” />
    (圖:在罗漢寺,看見這位女子抱了三枝比一人還高的大香燭進寺來燒香。而華巖寺大佛定於今年12月25日開光,門票定價為999元。耶穌誔生,佛主開光。中西合壁,阿彌阿門!)
    另一次,罗漢寺出來,想去解放碑的重慶書城。知道近,路盲我還是不想費勁摸去。截停一輛車,拉開門一看,司機位坐著一個邋里邋遢的未成年少年,惡狠狠地問。
    “什么書城?XXX門的書城?”
    “不是,是解放碑的重慶書城。”
    他幾近破口大罵:“不就是XXX門的書城?”
    我怀著听天由命的思想坐進去:完了,他安了個莫名其妙的門在前,不知道會不會兜路兜去天安門?
    這位彪悍的小混混模樣的司機哥哥卻不開車,突然搖下車窗,對路上一男人大吼:“你去哪?”
    男人應了一句。
    司機哥哥說:“一路的,上來吧。”
    我目瞪口呆地看著那男人坐進前座。終於,在車子快要啟動的刹那,跳下了車子。並非嬌貴到不能跟人合一輛車,想想看,一孤身女子,在陌生城市,倆男人會車我去哪里啊?搞笑了不是?

  • 雅事俗聊—-達芬奇

    星期一, 12月 26th, 2005

     
    經親手實踐,進軍藝術界的夢想破滅,只好吐吐口水,勞磕一下文藝复興時期三巨頭。
    說到三,我發現中國人也好,西人也好,都愛拿“3”做文章。中國最經典的國罵三字經,不是二個字,也不是四個字,概以三字最力撥山兮。從高級知識分子口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到下里巴人的“三個臭皮匠,凑成一個諸葛亮”,以及桃園三結義、西方的三劍客(雖然我永遠只記得達達尼奧),這里面一定是三個人。少一個不成氣候,多一個又會坐下來一起打麻將,不再打打殺殺了。所以三個人是黃金組合,當然,情愛糾葛之三人行除外。
    文藝復興時期,名畫家跟現在的美女作家一樣,要多少有多少,可是大家堅不被迷惑,只承認三個巨頭,似當代男人唱高音的很多,我們也只說三大男高音。說到這里,我又發現前主席的英明,只戴三個表。

    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印象中,許多大家(包括文學家、音樂家、藝術家,及我們大家)在生時都郁郁不得志,作品不受落,窮困潦倒。死后,大家才尖叫:天才啊!又惋惜怎么不他媽的早點發現呢?好捉這只母雞下多一點金蛋啊!達芬奇是少數在生時,天份已得到世人認可、贊揚的幸運者,雖然他也是窮困潦倒,經常扔下未完成作品,在佛羅倫斯、米蘭、佛羅倫斯之間跑來跑去,但總算受到大公聘用。據說臨終時,法國君王還陪伴在側,作為異鄉人,享無比的榮耀。當然,一個人要在異國他鄉才受到禮遇,這本身就已很說明問題了,但作為臭老九,或者一個文化藝術工作者,還待怎樣?历史上,這樣的幸運者中奖率低於六合彩,推翻了我國著名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將勞其筋骨……”之類的阿Q精神理論。

    一. 身世
    三巨頭之龍頭大哥,是位非婚生子。我本來很沖動,想原來是位私生子啊?難怪這么出色,據說激情中所生的孩子特別聰明。后來一連看了幾本書,都小心翼翼地用了“非婚生子”。那私生子和非婚生子有什么區別?有本書說他父母沒結婚生了他,然后各自另娶他嫁。
    經過三天三夜的思考,我終於悟了:雙方沒結婚所生子女叫非婚子女,一方結了婚跟第三者所生的叫私生子。帶著悟道之喜悅我連夜奔上茶館,可參謀長告訴我:私生子是私自出生的;N3告訴我:私生子比非婚生子更私密;韭菜告訴我:非婚生子是婉語,跟私生子含意一樣。
    懷著對自己智力失望的隱隱傷痛,我發現:確實,法律文件只用嚴謹的、中性的“非婚生子女”,不會用含貶意口語化的“私生子”
    。大家敬重達芬奇,所以寫他是“非婚生子”

    結論:達芬奇是私生子。
    要在幾個文字上這樣傷精神,怕無暇再繼續我對達芬奇的“研究工作”了。而且,翻了幾本書,發現到處都有出入,譬如在一本書里讀到:他母親領他到五岁時遭父親遺棄,另嫁他人,他交由祖父母領大。另一本書(不是寫學術論文,偶不注明出處了)則說他“跟著祖父母一直生活到五岁”
    。既然書上記載都略有出入,儘信書不如無書。好在我擅長歸納、總結、杜撰故事:
    達芬奇的父親在佛羅倫斯開了家法律事務所,替裁判管區法庭做公證人,即政府御用公證人,油水十足,自然富裕。回鄉探父母時跟鄉村(或青梅竹馬的?或看著她長大的?)十六岁少女發生關係,生下達芬奇。然后,達芬奇父親回佛羅倫斯上班,娶了時髦的城市姑娘。達芬奇的母親在鄉下領著達芬奇過了五年,見總不是法子,將達芬奇交給其祖父領養,黯然離去,另嫁當地農夫。幾乎每本書都盛贊達芬奇外貌俊美,遺傳自母親,可見遭始亂終棄的母親十分美麗。
    讀到富裕的公證人,我心中生起疑問:為什么后來著達芬奇去當學徒工呢?還有,為什么達芬奇終其一生都要到處接洽訂單,勞碌奔波,為口營生?而不能將有限的時間、精力投入無限的科學研究、藝術浸淫上去呢?他那個富裕的公證人父親沒有留給他一絲半點遺產嗎?
    噹!噹!噹!答案:達芬奇父親結過四次婚,生有十子二女。七十八歲高齡,還再一次當上父親,精力與魄力,屬現代香港賭王、美國楊震寧級別。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想想,那可是沒有偉哥的年代,完全依靠自然的生產力啊!我們不是該肅然起敬?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私生子的達芬奇,在家族中地位如何,可以想象。
    (找得辛苦才挖掘到這些,似乎全世界為賣達芬奇的帳,為給達芬奇留面子,刻意避開其父的風流帳,這種只顧抛光不實事求是叙述真相的作風,我很不喜歡。)
    不知道風流的父親、可憐的遭遺棄的母親、沒有正常家庭生活的童年,這一切對達芬奇的一生有沒有產生任何負面影響?從外表的彬彬有禮及在科學和藝術層面上來看,似乎沒有。但我翻的幾本書,都沒有明確提到他的任何婚戀史,只是傳聞他愛上“蒙娜里莎”,有說他自戀甚至同性戀。看來,父母的感情對他的愛情觀、婚姻觀還是產生了一定影響。
    不過,雖然沒有健全的家庭,顯然他童年受到很周全的照顧,對他的“繪畫神童”之譽,祖父十分自豪;叔叔也將他視為已出,將財產遺傳。
    他的身世,資源有限,目力所致,我只可以了解這么多了,轉而看看其他方面吧。唉!其實,我跟他中間,除了天才和凡人之隔,還隔著這么久的年代,這么遠的路途。就算不隔這么久遠,還有語言隔閡,他吃意粉,我吃腸粉,絕對搞不明白他的。

    二.經歷
    每一本書都只列了年份,我對年份這些數字特別惱火,那他干這些事情的时候到底多大年纪啊?算了,不罵太平山門,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還是將其生平排個年表,然後美滋滋地自己參考。(做得不好,但你們沒有幫著按計算器,統統不許提意見!)

    1452年4月15日晚十點(1452年,相當於俺們的明朝代宗景泰年間)
    生於芬奇村(故取名達芬奇,順利到達芬奇村)。
    1457年(五歲)
    母親將他交給祖父,另嫁當地農夫。
    1466年(十四歲)
    被父親帶回佛羅倫斯,開始第一佛羅倫斯時期。
    1469年(十七歲)正式拜師? 投身維洛齊歐(Andrea Del
    Verrocchio, 1435-1488)門下當學徒工。
    1472年(二十歲),入“聖路加畫家公會”,即我們現在的會計師、工程師之類chartered,有資格另立山門,但他仍留在師傅處工作。
    –和師傅合作<約翰為基督洗禮>,繪出活生生的天使,襯托師傳筆下的約翰基督僵硬呆板,非常沒面子的師傳只好金盆洗筆,從此只雕塑不繪畫。不知心中懊惱不?收到這樣的徒弟,蒼天冽!其實收徒弟,不儘考驗師傳眼光、琢玉本領,也連帶考驗胸襟氣度,徒弟不成器,面子上不好看;成大器,面子上更不好看。達芬奇的這位師傳真心也好、假扮也好,反正据記載沒有一句嫉妒、排擠、穿小鞋的行為,難能可貴。
    –另此時期據考證說是其作品的<告知受胎>,我仍持保留態度:聖母擱在聖經上的右手,長似猿臂,明顯比例失當,而且角度也成問題。解剖人體、精通透視的達芬奇不會犯這么低級赛亞人的錯誤。

    1479年(二十七歲)
    首次置業,這說明當時的佛羅倫斯也是長安米貴,居不易。我們滿身本事的達芬奇亦需捱到二十七歲才有錢首置。時下無(物)業青年,還是少發勞騷。
    –作品<聖哲羅姆>,畫了一個自殘身體的老年苦行僧。說起苦行僧,我會想到泡网ID賈行僧,呵呵。
    –未完成巨作<三王來朝>(巨作,不是巨大的作品,而是我心目中的“great”的作品。)
    1482年-1499年(三十歲至四十七歲)
    應米蘭公爵之邀,轉至米蘭工作(第一米蘭時期)。
    –作品<岩間聖母>,因不肯畫上傳統的光環、十字架和雞翅膀,跟貨主打了二十年官司,打到實在煩了,只好另畫個草圖,叫徒弟完工交差了事。看來不長命的人就千萬別隨便跟人打官司了。
    看看這幅有沒有光環、十字架和雞翅膀
    –作品<抱白貂的婦人>,西洋名畫里體現的所謂‘美女’,多半肥肉四溢、豬樣身才,令我實難認同“美”。唯此肖像,再無異議。
    –雕塑模型<法蘭西斯科.斯福查騎馬像>,可惜啊,法軍來犯,米蘭大公收起破銅爛铁,‘大炼钢铁’造武器,結果六米高的泥雕塑像無法真正鑄起,最后成入侵者靶子。大家紛紛往上面投彈取樂,想必比我們玩PSII更好玩,當然這部PSII機子高雅精美了一點。法國人還是沒有長期戰略目光,當時應該暫緩進攻,待人家將所有銅拿去鑄好像,才閃電戰。一來米蘭人彈藥不足可以輕取,二來可將大像運回國,跟<蒙娜里莎>一起,每年光收門票就賺到笑了。
    –巨作<最后的晚餐>
    1499年10月(四十七歲)
    法軍入侵米蘭,赴威尼斯暫避。
    1500年4月-1505年(四十八歲至五十三歲)
    回佛羅倫斯工作(第二佛羅倫斯時期)。
    –巨作<安加利之戰>,這是他和米開朗基羅華山論劍之作。二位大俠的二幅作品都沒完成,二幅作品都沒保留下來。這一仗,總算以這種方式打成了平手。達芬奇畫此畫時,心血來潮,硬要用新顏料新方法作畫。墻壁近得頑固修士多,千年老妖似地,就是抗拒新事物,不肯吸收顏料。結果,一畫,顏料直往下淌,弄得畫面一塌糊涂。往往畫一天,要停二天地清拭下面污漬。我仿佛見到我們的達大師狼狽不堪的模樣,實在好笑。
    –巨作<蒙娜麗莎>
    1506年5月-1513年(五十四歲至六十一歲),
    法軍駐守米蘭,法國人欣賞達芬奇,又邀請他去米蘭,擔任宮廷畫師,(第二米蘭時期)。
    –作品<聖母子與聖安娜>
    –作品<自畫像>
    這是一幅了不起的作品,寥寥數筆,形象活現。我見過無數張畫家的自畫像,尤其有自戀狂傾向的瘋天才凡高,畫了N張自畫像,穿各種衣服,用各種色調演繹,我還是覺得達芬奇這素描的最好。摒弃了一切光影、色彩,達到我們武功中的無招勝有招的最高境界。
    1512年(六十歲)
    米蘭動亂,離開米蘭。
    1513年(六十一歲)
    為生計奔波于羅馬和佛羅倫斯,說明達芬奇很不擅理財,六十一歲了,還不能退休。有書說他一貧如洗的程度更甚乞丐。
    1516年(六十四歲)
    應法王法蘭西斯一世之邀,遷居安波斯城克魯堡,任宮廷首席畫家、建築師、工程師。
    1519年4月19日,得重病,5月2日,去世,享年六十七歲(1519年,相當於俺們的明朝武宗正德年間)。

    列好年表,多手去查了一下,達芬奇的年代相對于中國是什麽朝代?原來是明朝。天!對達芬奇的敬仰度一下子降了許多。明朝予我們來說,屬近代。對于我來說,春秋戰國,三國晋代,才是古代。西人的文藝複興等于要等到中國的明代,還有啥神氣?我們的文藝,早在唐朝,別說複興,都開得糜烂啦。還是自戀,回到戀自己本國的文化上來。
    不過呢,“文藝复興”(Renaissance)這個詞,譯得不夠全面,會誤導人,尤其會誤導我這等動不動抬出古老偉大的中華文明來壓人的人,令我們沽沽自喜,目空一切紅毛黃毛番夷而變得固步自封。看真切一點,人家不光光指文藝,而是指精神上,通過文藝手段來體現、表達‘精神’上的復興和再生。這種‘精神’上追求,書曰:“一種對人生意義及力量意識的察覺”

    愚以為就是人文主義的早期萌芽吧?崇尚自然、自我,不受硬邦邦宗教壓迫,多少有點人生而平等啊、自由啊的意識。
    從這角度看,我又得意不起來了。我們早在春秋時期有過百花齊放,到了三國大家忙于用三隻足立穩,沒空搞精神建設;到得魏晉托某些名士的行為藝術人性得以張狂了一陣,再跳過些亂七八糟的朝代,到唐朝,我們的“人文主義”算在個比較寬松的環境出現了點苗頭,女士一律Lowcut;宋開始收骨頭啦。到明,儒家思想已不停地升級改版,開始裹人小腳。我們不能說明清的文藝不如前朝,但人文主義方面,倒真一蟹不如一蟹。
    三.才藝
    達芬奇寫給米蘭公爵魯多維科(Ludovico)的自薦信寫道:“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历袛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不好意思,弄錯了,這是李白寫給韓朝宗的自薦信,之所以張冠李戴,竊以為反正無緣得見達芬奇原信全文(看見也讀不懂呵),不妨拿李白的來滿足一下想像,料風格意思相近。Anyway,
    達芬奇在他的自薦信寫道:自己是工程師、建築師、軍火設計師、市政規劃師,會設計制造各種各樣的設備裝置……,最未才不經意地提了一下,當然,也會繪畫。
    這位相貌俊美、內心痛苦的天才畫家,會寫詩,還拉得一手好的七弦琴,是許許和老九的結合體,具多么可怕的吸引力呢?但他並不滿足,在他的自薦信可以清清楚楚看出他的志向是做一名理科生。繪畫令他不朽,但對於他來說,不過是一種糊口技能,不得已而為之。
    我一直不將達芬奇作畫家看待,心目中,他是科學怪人,當然不是被人造出來的那個Frankenstein,而是喜歡搗弄科學的怪人。這位文理雙修的天才,想來敝國只有諸葛亮可以一比吧?諸葛亮也是作為文科生,不太安份,喜歡客串理科生。
    有時想想,達芬奇究竟是不是地球人?可能是披著地球人外皮的外星人,或者坐time
    machine來自future的高智人。通常我對聰明到不合時宜的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否則很難解釋達芬奇除了藝術,在其他領域的成就。而他的其他領域,
    google一下,發現包括數學、力學、天文學、光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體生理學、地質學、氣象學,以及機械設計、土木建築、水利工程等等,幾乎覆蓋人類知識的所有範疇。真可謂“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
    他發明飛行機械、直升飛機、降落傘、機關槍、手榴彈、坦克車、潜水艇、雙層船殼戰艦、起重機等等;據說為免成為劊子手的幫凶,設計的高科技設備(尤其軍火)都暗藏‘機關’,特意布下bug,不是跟他一樣聰明的人絕對破解不了,造不成功。那,他為什麽不乾脆不發明那些軍火呢?那怎麽成?小孩子可以不搗弄玩具嗎?
    雖然達芬奇的發明比他的畫作更神奇,但大部分都在他那七千頁(一說五千頁)的手稿里紙上談兵著,許多稀奇古怪東西不見成品,倒是只有畫作流傳下來,可能他也始料不及。可見,在古代,想名傳千世,做畫家比較合算,起碼比一些沒大出息的皇帝更容易做到。
    扯這麽久,終于可以奔到畫這個主題上來了。但我已經意興闌珊,虎頭蛇尾是本客風格。再說,畫沒有什麽好說的,各花入各眼,各人有各人的感受,非常主觀。比如蒙娜麗莎,說實話,這個沒有眉毛、手和臉有點浮腫的、虎腰熊背的女人,我怎么都看不出有什么美的。嘴角那抹微笑,似笑非笑,怎麽就顛倒衆生了呢?我們的濟公也似笑非笑,怎么就沒有人倒呢?達芬奇畫了四年,可能愛上的女人,不等于我也非得愛上啊。那些神乎其技的扯淡,有說無論自哪個角度望去,她都回眸瞅著你。听得我寒毛直竪,想不到她還可兼職門神,赶明兒買一幅挂著,好唬走梁上君子。
    所以,對偉大的藝術品的定義,我要作補充:即,要麽怎麽看都覺美好的,要麽怎麽看都看不懂的,便有資格成為偉大的藝術品。
    不過,我說蒙娜麗莎長得丑,不等於說達芬奇畫得不好。當然,畫技上出色,也輪不到我這個外行去評說什么晕染法、什么曖昧的笑容呼吸的皮膚不平的地平線等等。我只是覺得這畫好在自然,即在沒有發明照相機的時代,他用筆拍了一張肖像照出來。而且還是不帶加工、清晰的、原始的相片,不是今天那種花里花哨、用各種技術弄出來的、色澤夸張的海報。

    這幅名畫最了不起的地方是達芬奇拍照時用了soft鏡,出現朦朧效果。距離產生美感,這通過廣大男女親身撕殺、實彈作戰,已經證實了。所以朦朧產生美感,不必再認證了,這里我說了算。
    另一幅最令人贊不絕口的作品<最后的晚餐>,干脆畫好沒多久就“朦朧”了。不過,那不是出自達芬奇本意,而是顏料不敵侵蝕。端詳此畫,不必死勁揉眼睛或者擦眼鏡,是畫面本身不清不楚。忍受斑駁不清的畫面,將每一個人仔細看一遍,各式神態,確實饒有趣味。一幅畫,繪出了一台戲。
    我感興趣的倒不是這幅偉作如何如何,劍走偏鋒,目光投在畫家創作時如何如何。達芬奇創作此畫時,經常爬到腳手架上,兩手抱胸,往往站那里一整天,審視畫面,盤算下一筆落筆之處。我記得東邪黃藥師曾站在樹枝梢上半天以唬人,所以推斷達芬奇應該武藝也很高強。否則哪能在那么高的地方一站一天?
    据說完美主義者達芬奇下筆太慢,以致修道院長投訴到主教哪里去,說他消极怠工,支了薪光顧著练金雞獨立功。達芬奇呵呵一笑:“主教,我只是尚未物色到犹大模樣的,好按形入畫,”然后他望了望投訴者,“要不,就畫這豬頭上去?”
    豬頭慌忙說:“啊,不急,您慢慢物色,慢慢物色。”

    閑聊這些,非常豬頭,所以,就結束在豬頭這里吧。

    題外話:
    想達芬奇這么有名,這么有趣,以為會有許多資料、書籍介紹。結果,我在中央圖書館的書架上找到一二本,薄薄的。都借出去了吧?站在電腦前查檢。輸入“達芬奇、達文西、Da
    vinci”,所有的所有,不超過十本,不少還是少兒初級讀物。
    网上輸入“達芬奇”,“嘩”地跳出上萬個查寻結果,非常壯觀。定睛一瞧,大半介紹名作《達芬奇的密碼》。這就是我們所處的時代,呵呵。

    參考書目:
    1.
    《巨匠之足跡(一)-文藝復興時期名畫家評傳》,賴傳鑑著
    雄獅圖書出版社,民國78年9月(考!誰知西元多少?最煩台灣圖書這個了!)
    2. 《文藝復興三傑》,吳澤義著
    藝術圖書公司,1997年10月
    3.《藝術的故事》,E.H.Gombrich著/雨雲譯
    聯經出版社,1997年9月
    4.《達文西》,Francesca Debolini著/曾少千(幸好,
    不是“老千”)譯
    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7月
    5.《名畫的誕生》,[俄]伊.多尔果波洛夫著/蔡汀等譯
    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10月
    6.《達文西為什么是大師達文西?
    》,理查.穆爾博格著/余欲弟譯
    青林國出版社,1995年11月
    7.《孤独的大師》,侯軍著
    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
    8.《世界藝術史》,Jacques
    Marseille主編/王文融等譯
    聯經出版社,1998年9月

    2005-2-19

  • 雅事俗聊—-秋日

    星期一, 12月 26th, 2005

     

    賣身換酒在琴里貼的詩<秋日>,极愛。譯作中,覺北島最好,詩人,節奏韵味拿捏得美。雖珠玉在前,忍不住手痒,試譯的身是客版:

    秋日
    主啊,秋來了,夏日如此悠長。
    投您的影在日晷,
    讓風撫遍原野。
    再恩賜幾天,南方煦曖的天氣,
    好丰盈最后的果實。
    催熟它們,把
    最后的甜蜜釀進稠醪。
    誰此時尚無居所,將無心再造;   
    誰此刻孑然一身,會長久孤獨,
    會無眠,讀書、寫長長的信,
    來來回回,在林阴道上
    不停踱步,當落葉紛飛時。

    冷汗直標:
    1. 以M. D. Herter Norton
    1938年译文為版本,覺得語氣古雅點。
    2. 最大的不明是,所有的翻譯家將“it is
    time”直譯“是時候了”,我覺得這個地方不好直譯要意譯,而我領會的是“悠長的夏日終於過去了,秋終於來了”。不相信權威,以大無畏精神出丑罢了。
    3.
    第二段也是大膽採用了第二句前置,為求通順,不知是否破坏了詩味,不是詩人就不懂這個了。
    4. “give them another two more southerly
    days,”我覺得譯泛指的“幾天”比實譯“二天”好,也是所有譯本都譯成“二天”,真郁悶啊!是不是我理解很有問題?
    5.
    好像沒看見人家用:“撫”、“稠醪”,沒人表揚,暗自得意一下。竊以為“heavy
    ”用“稠”比“烈”更譯過來的感覺。
    6.
    這么多版本在前,雖參考得開心,很不好的一點是想了半天,自以為譯出的佳句好詞,發現人家早用了,:(,氣餒;照寫,又似抄襲,慘!

    ——————————————
    M. D. Herter Norton 1938年译文:
          Autumn Day
        
          Lord, it is time. The summer was very big.
          Lay thy shadow on the sundials,
          and on the meadows let the winds go loose.
        
          Command the last fruits that they shall be
    full;
          give them another two more southerly days,
          urge them on to [...]

  • 雅事俗聊—-讀宋詩,雜感

    星期一, 12月 26th, 2005

     

    這二晚讀宋詩,不知先入為主心理作用呢,還是魏晉盛唐珠玉在前?總覺宋詩大不如前人。僻語生硬、拗折杈椏,味道氣韻俱不足。蓋因宋人好以詩譏事論政,失之“怨”?子曰“詩可以怨”,得鍾嶸、嚴羽力主。宋詩在“怨”上做得不到家。不明何鍾書偏愛宋詩,編注宋詩、《談藝錄》也多有議論。說起來,我還是喜魏晉詩風,璞玉天成,渾然一氣。唐詩雖工而美,終究錘煉,斧匠氣太重。
    宋詩時興“脫胎換骨”,移花接木術,一路讀來,熟口熟面場面時有發生,不由偷笑。大如詩人陸游者,亦寫“野碓無人夜自舂”的句子,真討得好便宜。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二十四詩品》描“含蓄”意境,王漁洋愛极這二句。舉例李白<夜泊牛渚懷古>,解說“色相全空,止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見此評論,心中甚為惊疑,李白此詩,要說“不著一字”倒貼切,緣何“盡得風流”?想來想去,以“空靈”評之才妥貼,尤“明朝挂帆去,楓葉落紛紛”,空靈之极。
    看來我羈絆於“風流”二字,可能對“風流”的理解與司空圖、王漁洋不盡相同。他們的“風流”是指如清風吹過,你伸手去捉卻捉不到,而你的臉、你的發确實感受到風的撫摸,所謂“悠悠空塵,忽忽海漚”。
    而我心目中的風流,譬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筆筆游走得風流;唐寅的仕女畫也風流,不看臉,光看衣折,便看到行雲流水的氣韻在內。不過,唐的詩作不好,沒什么可讀性,這真叫我莫名其妙;要說文章風流,王勃的<滕王閣序>便予我此感覺。但任我搜腸索肚,目下暫想不到一首詩當得風流二字,真失敗。

    附: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高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挂帆去,楓葉落紛紛。


    讀詩詞,不可也不必解,甜酸苦辣,唯自己悄然品味。我挺討厭叫人生吞活咽死背詩詞,連讀詩的樂趣都破坏盡殆。我喜胡亂地看一大堆詩詞,完全不用心記背,幾十首下來,可能只一句半句入眼,覺得精妙,值得嚼之再三。其他過眼煙雲的詩句,要么於我不夠好,不好的東西記來干嗎?要么跟我沒有緣份,沒緣份的東西忘了可惜什么?
    所以我讀詩詞,沒有多少記下(真一豬頭!),某一刻、某一境或會某一句涌上心頭,豁然開竅、心領神會,怡然自得矣。


    雪擁藍關馬不前,潮打空城寂寞回。
    沒理由地,近心頭縈繞這二句(我自說自話,拚在一起)。總覺二句非凡人所能為,是神來之筆。后經人一語惊破夢中人,方知自己何獨執迷於此二句。看來,嚴羽將襌宗的“妙悟”原理付諸於詩,蠻有道理。

    18-06-2004

  • 雅事俗聊—-錦瑟

    星期一, 12月 26th, 2005

     

    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隐,名中有隐,詩也隐晦,李傷隐?詩風淒麗迷離,
    “韻高而桂魄爭光,詞麗而春色鬬美”,韻高詞麗,我總覺得有點女人心態語氣在內,后來曉得勿是女人,一個大男人寫這種風格,要說什么又不明說什么,一副難言苦涩痛苦模樣,令人讀著肚腸都痒。有說迷上宮女、女道士,也有說斷袖,心理肯定不太健康。
    《錦瑟》比《無題》還難明,無疑是詩界的斯芬克斯之謎,宋元以來解詩者搔破頭皮解不開。解開的,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莫衷一是。一如真理,大家自以為掌握了。
    除去悼念待女或慕念別人愛妾之解外,大部分認為悼亡詩。錦瑟原二十五弦,一斷為二成五十弦,斷弦。但以妻王氏卒年考,又立不住腳。第二三句,庄生迷蝴蝶來喻迷妻子,扯淡,以典論典,周庄夢蝴的原意不是叫人去迷;有解釋將“望帝”附會到什么龍孫龍種,簡直狗屁不通,古人最避諱違上作亂,株連九族的事豈兒戲?李連一介小官都御宇多年求不得,還龍?龍個頭呀!明是嘆人生如夢,心事未了,可見學者要瞎說起來還真沒有個譜。其實情詩也好,悼亡也好,料這種題材引人遐想,故大家都樂意相信。
    最近,尤以錢鍾書,認為此詩
    “開集首者”,乃自序總題,並逐句分析,全部解得通透。“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叫人又恨又愛的二句,可惜前人總往典處查考,扯到<搜神記>里吳王女紫玉什么的,“玉生煙”跟“玉化煙”都分不清,莫名其妙!怎沒想到只是作寫詩意境、風格:
    “珠有淚”、“玉生煙”便是李的詩品──
    “清和适品”,“可望而不可前”。包拗頸的我也看得不停點頭稱是,覺得唯一破绽是詩集乃后人替其篡錄,用排首位而定自序,有點牵強。
    何焯說是自傷,按說寫此詩時,李不到五十岁。中國人喜歡充大,可能中國人講究輩份資格,越老越有利,不到什么年岁,愛往前先認了(女人除外,中國古代是男人的天下,女人認小的心理自不必照顧),連做壽都只做九不做十的,這里沒到五十卻說五十也勉強接受。
    自序兼自傷。不過,要我看,可能李自己都不知想說啥,寫來玩兒的,見這么多年來那么多人解來解去地折騰,他多半站在研究者背后掩著嘴偷樂呢。(寒毛竖了。。。)
    參考書目:
    《李商隐選集》,周振甫
    《談藝錄》,錢鍾書
    《唐宋詩舉要》,高步瀛
    《唐詩三百首詳析》,喻守真
    《唐宋詩詞評注》
    《唐宋詩詞鋻賞字典》
    《中國歷代詩歌鑒辭典》
    =========================
    跟貼遠比主貼有趣,特轉登以記:
    —-
    可能我看书少,这篇是我看过的解锦瑟最详细的。
    我也觉得有可能就是写着玩的。有了几个句子,韵脚怎么合适就怎么来贝。
    所以呢,什么“玉化烟”,什么悼念忘妻,都可能站的住脚。诗人本来就很情绪化,随手拿来个典故就给改了,也很正常。
    看见别人妻子去世了,心里悲痛(比如那个妻子长的比较好看),就顺手写了一篇,假装自己妻子去世贝。
    估计他老婆不负责给他磨墨。。。
    Posted by: Red Sox at April 24, 2004 06:07 AM
    —-
    又或者蒙瘌痢沙,随便笑笑贝,脸部肌肉有点紧张(对着丈夫以外的男人嘛,又可能是个风流艺术家),突然就被称作是在神秘地微笑了,真冤枉。
    Posted by: 乐乐 at April 24, 2004 04:16 PM
    —-
    作者:鸟英雄  2004-5-12 23:56:46
    一首被这么多有文化的人解来解去,弄得很累,我凭感觉说说。
    《锦瑟》这首不是特别悲的东西,应当属于伤感小资或称鸳鸯蝴蝶派。
    第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被人解作断弦很不妥。律诗为了迁就格律,往往有这样那样的代指,比如袁子才的“印贪三面刻,墨惯两头磨”,这里“三面”实际上是六面,为节约一块印石,把六面都刻了字来用,这是老袁的小家子气。此外例子还有不少。
    我觉得五十弦的道理是一样的,首句格律为标准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为迁就平仄,把“廿五弦”(仄仄平)写成“五十弦”,格律上就无伤了。
    老李这人写律诗格律是极工的,这点一向做得很好,比另一个很白的老李做得好。
    想想看,二十五弦统统断掉,得是多大的外力呀,跟武打小说似的,一刀挥去,人琴俱亡,俱两半了。要是弹断的,断一根两根已经很不得了了,古人写诗断不会下这么猛的佐料。如果首句就是二十五根弦齐断,如此激烈刚猛,和后面七句柔软的伤感情怀很不协调。
    不再纠缠“断弦”,意思挺明白的,联系第二句“思华年”看,我觉得是首赠老相好的诗。苏东坡的很多好词都是酒席上写了送给相好的名妓的,李商隐写诗送给旧时情人,这位老伊人当年色艺双绝,很弹得一手好丝竹,现在华年已逝,怎叫人不感伤呵咿咿呀。
    下联,晓梦迷蝴蝶、春心托杜鹃,都是男人想那床地之欢,念念难忘的意思。想当年二人床上应当蛮和谐的。
    再下联,情绪承上启下,既然当年男也欢来女也爱,如今你也老我来我也衰,让人怎能不惆怅。珠有泪和玉生烟,都是感怀伤情的话,未必是很悲的。
    最后两句说得很明白:买达令啊,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当初情场做戏,搞得两不开心,那会儿已经有今朝没明朝了,不是到现在才开始惘然的啊。
    通篇看,直感上绝对看不出大悲戚的东西,我倾向老李酒席间遇见过去老情人,像老白遇见位老艺妓,感时伤怀,写下《琵琶行》。老李这个写得漂亮,句句通俗,所以更像一首赠诗。
    真正断弦之伤写成的,还得说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两首对着一读,老李这首还是轻佻太多了。

  • 雅事俗聊—-京剧、梅兰芳及其它

    星期一, 12月 26th, 2005

     
     
    中国戏曲是门非常有趣的学问,简简单单的事非得唱上一大段,兜那么个大圈来表达,体现中国人说话思维习惯,看得性急上来恨不得掏自己副肠子出来搔痒。京剧道具的那种象征意义更绝,拿一条装饰着毛的棍子硬要你相信他骑着一匹马,背后插四支旗,表示統领着陆海空三军了。
    京剧是门高深学问,面谱、行头、唱腔、流派什么一道又一道的考究功夫。个个都是专家内行,我是外行不明所以瞎听热闹。爱看老生那种雍容气度,唱上来气自丹田,声线苍劲宏伟;嫌青衣花旦咿咿呀呀不爽快,最难忍受小生尖细的雌鸡喉咙,青衣花旦还每每为这么个不男不女的东方不败寻死觅活呢,莫名其妙。
    听说旧时不许女子登台,戏中女角全由大男人包办还扮相俊俏,经常受到台下流氓调戏,流氓並非同性戀,而是將他們當真女子一樣意淫,我又觉得颇为不可思异。最近读李伶伶的《梅兰芳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解惑了。书中刊登多幅剧照,梅兰芳扮相清秀俏丽得我们这班女子都自惭形秽、羞愧难当!好色的日本人说:“就他那面貌之美,倘到日本来出演一次,则日本美人都成灰土了”。端详剧照发现上世纪初青衣花旦的面相化妆清淡素雅,没有现在这样恐怖的浓脂厚粉,看来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越发展越美好的,爱情怕也便如此。
    卸妆后的梅兰芳二次娶妻,生儿育女,很正常的一个男人。只是长期扮演千娇百媚的女子,日常生活又如何抽离角色呢?一举一动会否也透出娘娘腔?这个一直是我花心思琢磨的事儿。此外,做他太太会否心理不平衡?巅倒众生的竟然是丈夫,而不是自己。作为小肚小肠的女人,这个总有点不是滋味吧。
    说起梅兰芳,自然想起张国荣,二人气质相近,皆“声色艺”俱佳,带种前世遗少书卷味,性格也一样倔。抗日时期,梅兰芳蓄须罢演八年,宁卖画为生也不向日伪献艺。张国荣倔在打破“少年子弟江湖老”的宿命,“不许人间见白头”,令人唏嘘﹗
    梅兰芳绝对是个传奇,祖母说起梅兰芳当年的风光,一曲唱毕,上海阔太、姨太太Fans如痴如醉,拨下手上金戒指纷纷掷上台去。这情形,比及今日美丽的奶油四小子F4的Fans更疯狂更实际。不由感叹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同样是Fans,人家上海滩的旧Fans出手气派就是不同,现在的白痴Fans只会整日跟在偶象车子后面高八度声音吠叫,一点建树也没有。(当然,
    造势的职业Fans另当别论。)
    =======================================
    京剧兰花手指叫法,咋这么多名堂?
    醉红、聚头、垂丝、含笑、翻莲、伸萼、双双、含苞、倒影、露滋、斗芳、怒发、避日、蝶损、两润、散馥、挹翠、陨霜、泛波
    2003-05-04

  • 雅事俗聊—-张爱玲

    星期一, 12月 26th, 2005

     
    久不读张爱玲,最近看她的散文集《张看》,饶有风味。
    晚上,泡杯清茶,倚在床上同她耳鬓厮磨。她似琐碎的小女人跟你私语,时而敏锐时而感伤时而调皮,“嘁嘁切切絮絮叨叨”,从香港到上海,从穿著到文化,从男人到女人…….我轻轻松松地看着,温柔的音乐在房间弥漫,暧和的灯光洒在我们身上。但突然间,捉狭似地,她蹦出一二句唬你一跳的句子来,那种异常骇人的句子,打破了我和她之间的协和、轻柔,甚至打破夜的静谧。好似满心欢喜吃着香软的白米饭,“咯”地一声咬到一粒小石子,不致于崩牙,到底还是牙齿酸软心里懊恼不已。
    譬如说起晾晒衣服冒出句:“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再譬如讲讲爱管闲事,说“凡事牵涉到快乐的授受上,就犯不着斤斤计较了。计较些什么呢?——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看到这种句子不由烦燥上来,通常负气似地一把扔开她。掀起窗帘眺望外面,香港的春季总有雾气飘浮着,夜空不甚清朗,连朦胧的月色都欠奉。添了茶换张唱片,望望床上一偶的书,她不怀好意地向我笑着,那种狐狸精似媚笑,令人又爱又恨心痒难忍的坏笑。
    总觉得她是个妖精,文字带着古惑人的妖术,明是大家闺秀却邪里邪气地,似穿著绫罗绸缎,绝不会太堂皇;又似我儿时吃的酒酿,馥郁得来不叫人醉。
    想到她独在异乡,无奈地老,孤独地死,就会很心酸,…….聪颖敏感美丽精致的女子注定一世寂寥,纵使外表遮掩得纹丝不动窥探不出,内心深处也必定如是。敦厚单纯的女人才可自婚姻和子女身上找到无比的满足。那天在小巴上见到一位拎了许多菜的中年妇女,黑塔一样壮实身躯,带了一个也是精壮结实的小男孩,二人显是赶回家烧饭做菜,等那也是黑塔一样壮实的身躯回来吃饭。突然真的很羡慕这样的女人,生活得如此简单、实在。她全付心思在今天的菜便宜了,儿子的功课做完没有,或者老公的啤酒喝光了要买了。有何等纯粹的思想就有何等纯粹的幸福。
    张爱玲绝对不会幸福,只有地老天荒的孤独,一埸《倾城之恋》般斤斤计较的爱情于她来说都是苟求了。她在文字里古惑人心,生活里的男子唬得落荒而逃。
    拎起她那抹坏笑,难道我怕了妳不成?

    2003-04-26

  • 雅事俗聊—-杜甫与李白

    星期一, 12月 26th, 2005

     
    杜甫和李白怎相比呢?杜甫再好是人,李白再差是仙。杜甫还不是普通人是圣人,李白也不是格守天庭戒律之仙,是谪仙。“圣”代表至高无上、神圣无比,这已叫俺浑身不舒服,再想到孔子般的老家伙一本正劲拿大道理压人,厌烦透顶,偏要挑衅。
    杜诗精雕细琢、工仗齐律,欠缺灵气,一个“闷”字;李诗豪迈飘逸,狂放不羁,读了神清气朗,豁而开阔,具免费隆胸功能(连此秘密都不小心吐露出来,当真不划算)
    我知道,杜诗写实主义了,揭露黎民疾苦了,感叹命蹇时乖了,我没有眼睛看不到混帐世道?我不是黎民不知道民不聊生?我生活得不烦心、手头不拮据、身子不孱弱,还要你哼哼唧唧来提醒?
    杜甫祖上做官也有文人,他就得了意拿来炫耀,欺我李白祖上名不见经传吗?孰不知这反落了下乘,行走江湖,你跟人说“我老子是谁谁谁”威呢,还是“老子是谁谁谁”威?
    小气鬼杜甫为茅屋上的几把茅大呼小叫,折腾不己,穷得实在受不了借醉才吐句似样的话“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千金散尽还复来”。不是李白身家银子比杜甫多了,而是天生性格豁达爽快。杜甫建议“安得广厦千万间”,一说这个俺就来气,明摆着想扰乱社会主义的自由经济市场。咱现代版蒋干兄就是学杜诗太认真,也来个“广厦千万间”,弄得香港楼市上吐下泻、一泻千里,不全托杜甫他老人家的福吗?
    大家仕途不如意,杜甫哭丧着脸“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又老又病还惦念着做不了官,六根不净,俗念不断。嘀咕“飘飘何以似,天地一沙鸥”(沙鸥说“慢着,你要当就当?我们岂不没面子?先交份‘入鸥’申请书来”)。李白觉得“钟鼓馔玉不足贵”,“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明朝散发弄扁舟”,逍遥地当披头士在船上开concert,“安能摧颜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最狂放一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跟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相比,胜了工整韵致,还是输豪迈狂放之概,逊道骨仙风之气。不是我说了算,大家可品味一下。
    杜甫说:OK,你要气势,我也有,战战竞竞爬上泰山嚎句“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以为很了不起了。在我眼中分明是大老婆向小老婆摆架子,大家都是老婆,你说人家小,什幺小?身份小还是胸部小?李白眼中可有山?“直出浮云间,前行若无山”“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人家早乘穿棱机遨游太空,跟外星人打交道,你就在地球上乖乖呆着吧。
    就算天才李白也有自知之明,黄鹤楼崔颢题诗在上头过之不献丑。杜甫去题《登岳阳楼》,远景近物地跳动,大玩蒙太奇,豪壮欠奉,佳景空负,又来哭哭啼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还“凭轩涕泗流”,你眼泪鼻涕尽往栏杆上抹,讲不讲卫生啊?待今朝我登岳阳,凭栏又如何凭得下手呢?气煞人!
    杜甫李白曾把臂同游,互有赠作,闷蛋老病夫对李白一往情深,题送李白不少情深意切之诗,李白的回赠不过尔尔。李白仰慕的是“迷花不事君”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想必气得杜甫愈发老病悲秋了吧?
    一碗水端平,杜甫写给李白的诗佳句特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李白给杜甫带来创作灵感,乃杜甫的穆斯,人格魅力可想而知。不看僧面看佛面,还是少损杜甫二句吧。
    不过,此文定得罪了儒雅博深的杜甫迷,待吾施展微波凌步逃遁去也。临走放个回马枪:杜甫自比凤凰,李白自视大鹏。不理凤凰是一雌一雄或雌雄同体,总之挺女人的。
    仰天大笑下网去,
    我辈岂是风雅人。
    200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