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01月, 2009

  • 【觀影筆記2.09】《伊丽莎白鎮》的“Norm”

    星期五, 01月 23rd, 2009

     
     
    最近,在网上看見一些有關邻里關係的討論,有人說之前住的地方好幾年一直對門不相識,現在新搬的地方搬進去沒幾天,樓上樓下都來打招呼。言下之意非常欣賞現在互串門子的邻里關係。邻里來往是把雙刃劍,好的時候你覺得互帮便利;不好的時候,你可能失去一些自己的私人空間,家長里短、三姑八婆。
     
    在香港,同住了幾十年的邻居,天天电梯碰到,也可以做到只是點一下頭,從不過問對方姓啥做啥。可能是我本身屬於自由主義者,非常討厭各種各樣的關係和束縳;我又是一個缺乏耐性、不肯將時間、表情浪費在敷衍應酬上的人,所以,我覺得邻里之間像香港這樣保持點頭之交很理想,我不能理解那些喜歡邻里之間來往密切的,推測那是可能他們沒在外面生活過,不知道邻居之間保持一點距離的好處。
     
    某人告訴我,不是這樣的,其實,美國人很喜歡邻里之間互相來往,大都市這種邻里之間的冷漠往往被指責為沒有人情味而進行批評的。我對此將信將疑,我想西方人不是最注重個人的自由、空間和隐私嗎?直到昨天看了《伊丽莎白鎮》(Elizabethtown)。
     

     
    《伊丽莎白鎮》就是不留余力地宣傳商業城市的人情如何地薄如紙:男主角魯德作為鞋業巨頭的首席設計師推出的一款新鞋遭慘敗,令公司損失了十億美元(為鼓吹主題,這牛皮也吹太大了,一款鞋投入十億美元?難道沒有試用就全力推廣?這公司不虧錢也活該!),人人對他反目,包括他女友。魯德的父親米奇去逝,沒有一個人當一回事,既便受死者之推薦才進入西點軍校的連電話也沒一個。好不容易,邻居給寡妇一個拥抱,也是為吃吃豆腐。而在米奇的家鄉伊丽莎白鎮,情況就截然不同。從上飛機就遇到一個花痴兮兮的空姐特別關照,到開進鎮里,街上的門貼著悼念米奇的白紙,到每一家每個人都那么熱情地歡迎魯德,那么熟悉米奇,爭相回憶,並開了一個很有規模的悼念儀式,雖然儀式更像游樂會。追悼會開成游樂會,我對此一點意見也沒有,相反,我覺得這是西方人很可取的地方。怀念一個人,完全不必非得哭哭啼啼。正因為可以不必拘於形式,“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更沒啥奇怪,所以,電影側面描寫城市人對米奇的死無動於衷也顯得沒有什么道理。
     
    因為我對這部電影所宣揚的主題思想不予苟同,雖然電影里不少有趣的、輕松的場面,音樂也不錯,我還是給打了三星。再看看別人的評價,吓了一跳,四星、五星的非常多。于是,我又反省,細細地想了想這部電影,還是無法喜歡那種人情味。與其說伊丽莎白鎮是人情味浓,還不如說那種人情味有一點強迫性。魯德根据他母親的願望,──也是他父親米奇的遺願吧?希望火葬,但全鎮人不停地、堅持要土葬,並帶魯德去看為米奇留的一塊地;十幾年來,米奇和他的家庭一直生活在俄勒冈州,可伊丽莎白全鎮人認定他們在加州。真正關心、在意米奇,如他們所說的那樣愛米奇,為什么就不能尊重一下米奇?起碼,聆听一下他究竟在哪個州生活?沒有!他們只是按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去“關心”某一個人。
     
    王小波《個人尊嚴》里有一篇小文“有與無”(雖然自打看了乔治.奧威尔,王小波第一偶像地位下調至第二位,但還是不妨礙我時常提提他)有這么一段:
    有一次,我老婆到一个南方小山村调查,因为村子不大,所以每个人都在别人眼皮底下生活。随便哪个人,都能把全村每个人数个遍,别人的家庭关系如何、经济状况如何,无不在别人的视野之中;岁数大的人还能记得你几岁出的麻疹。每个人都在数落别人,每个人也都在受数落,这种现象形成了一条非常粗的纽带,把所有的人捆在一起,婚丧嫁娶,无不要看别人的眼色,个人不可能做出自己的决定。她去调查时,当地人正给自己修坟,无论老少、健康状况如何,每个人都在修;把附近的山头都修满了椅子坟。因为这种坟异常的难看,当地的景色也异常的难看,好像一颗癞痢头。但当地人陷在这个套里,也就丧失了审美观。村里人觉得她还不错,就劝她也修一座——当然要她出些钱。但她没有修,堂堂一个社会学家,下去一个月,就在村里修了个椅子坟,这会是个大丑闻。这个村里的“文化”,或者叫做
    “规范”,是有些特异性的。从总体来说,可以说存在着一种集体的“生活”。但若说到属于个人的生活,可以说是没有的。这是因为村里每个成年人惦记的都是一模一样的事情:给自己修座椅子坟就是其中比较有趣的一件。至于为什么要这样生活,他们也说不出。
     
    說得好像就是伊丽莎白鎮,當然,是伊丽莎白鎮DNA變異版。王小波繼續寫道:有种东西叫做“norm”,可以译为“规范”,是指那些约定俗成,大家必须遵从的东西。它在不同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当然能起一些好作用,但有时也相当丑恶。……如果一个社会的
    norm很坏,就如纳粹德国或者“文革”初期的中国,人在其中循规蹈矩地过了一世,谁都知道不可取。
     
    伊麗莎白鎮強迫性的人情味導致魯德最后動搖了將其父親火葬的決心並飛奔去阻止(雖然晚了);也令他跟著大家脫口而出“我們在加州……”(雖然是口誤)。在集體和环境的影響下,再怎么強的個人意願,慢慢地也會退讓,也會妥協。如果norm像依麗莎白鎮的那樣,無傷大雅,我們尚可以看著電影笑笑,享受一股人間溫情。可是,套用《圍城》里趙辛楣的話:“外國一切好東西到中國來沒有不走樣的”,在中國人社會里想享受伊丽莎白鎮那樣的“人情味”,我非常担心會走樣成什么,這也是為什么我看《伊丽莎白鎮》看得很不是味兒。

     
     
     

  • 【萬里江山來醉眼】香港,聖誕印象(三)

    星期四, 01月 22nd, 2009

     
     

     
     

     
     
     

     
    一日四餐,下午茶、午餐、晚餐和宵夜,啥也不說了,看圖流口水吧。
    也許會有人問:何無早餐?
    答:起來已是下午,根本就沒有早上何來早餐?也怪吃宵夜時間特別好過,活似跑進時間吞噬器,午夜十二點、一點去吃,吃了一小會兒,一看手表已凌晨四點。這還不算過份,有一次感覺吃得差不多了,看看時間,凌晨六點!
     
     

  • 《赤壁(下)》,糟蹋了群英會

    星期五, 01月 16th, 2009

     
     
    【觀影筆記1.09】《赤壁(下)》,糟蹋了群英會
     
    看了一篇評論,鬼佬寫的,說《赤壁》里的劉、孫聯盟擊曹,暗喻國共聯合抗日,諸葛亮好比先帝,一個種田的知識分子;周瑜是蔣光頭,也算风度翩翩。不管曹操會不會氣得從墓坟里爬出來抗議,這倒真是一個很有趣的聯想,也只有老外才會天馬行空。
     
    不管爆炸場面多么火爆,周瑜的劍舞得如何漂亮,白衣胜雪的諸葛亮和周瑜怎樣時常眉來眼去、眉目傳情,林志玲終于換了配音,趙薇莫名其妙地脫了一把(還不好看),《赤壁(下)》比《赤壁(上)》遜色,難為我去年夏天看了《赤壁(上)》后,還替吳宇森辯護。
     
    《赤壁(下)》最不能令我滿意的地方,是群英會沒拍好。《三國演義》里那么精采、有趣的一出好戲,真正拍戲時居然給拍得……。蔣干應該是“聰明面孔笨肚腸”,舉止還是挺得體挺有风度的,才會被曹操收留;才會自動請纓前去探风聲;才會“葛衣布袍,駕一只小舟”、“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電影中面譜小丑化蔣干,並不能烘托周喻的過人才智。
     
    如果說“駕一只小舟,昂然而来”的戲份讓給了林志玲,只好對不起蔣干兄,那曹操吟《短歌行》為什么拍得要多沒氣派就有多沒氣派?本來我就嫌曹操扮相不夠豪邁、不夠奸雄,現在好了,干脆縮頭縮腦站在營地前四平八稳地背書。罗贯中《三國演義》像寫劇本一樣寫得夠清楚了,連改編都無需改:“……操又大笑。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歌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看,一把大胡子的老老頭,在大船上和眾將宴飲,一手持槊,一手持酒尊,哈哈大笑,又唱又舞,這樣的場景必不可少的。可惜黃霑已逝,他在《倩女幽魂》中“道道道”一歌,氣質神韵近,應該請他來作(並唱)“對酒當歌”。
     
    赤壁大戰能成功,老將軍黃蓋的苦肉計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赤壁(下)》生生給cut掉了。如果嫌《三國演義》藝術加工太夸張,《三國志卷五十四》註《江表傳》確有黃蓋詐降才能諸船靠近曹船發火:“至战日,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於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後,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 ”。
     
    那由日本演員飾演的甘宁(說來巧,最近看《硫磺島家書》才看見他),在《赤壁(下)》里,難得的和《硫磺島家書》一樣戲路,也是抱著炸彈要做董存瑞,不知道他有沒有罵他的班長?搖身一變成為101E連的甘宁最后壮烈牺牲了,《三國志》卷五十四:“……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騎別攻圍宁。宁告急于瑜,瑜用呂蒙計,留淩統以守其后,身與蒙上救宁。宁圍既解,……”誰解誰的圍啊?!曹仁將甘宁打得叫救命,哪有吳宇森處理的,曹操營里皆飯桶,只顧大呼小叫要杀一個女人。
     
    最后曹操命令扔小乔下樓也不契合曹操的性格,將蔣干當眾毒死並說:“你自己蠢也就罢了,还把我带得和你一样蠢!”更是離譜。曹操非常自負,總是場面功夫做足,不肯失风度,更別說公然自認中計了,看看他怎樣泡制楊修就知道了。
     
    或曰:電影就是電影,不必完全按《三國演義》、《三國志》來拍。大佬,名著改編總要忠於原作吧?你拍《紅樓夢》總不見得來個黛玉沒死嫁給了宝玉?
     
     
     

  • 【萬里江山來醉眼】香港,聖誕印象(二)

    星期五, 01月 16th, 2009

     
    維多利亞港上有一條掛著紅帆的“海盜船”,一直以為它這樣開來開去,主要任務是當佈景,供大家拍照。它泊岸才發現這是一艘名為“張保仔”旅遊船,船夫正往上搬食物,旅客可以在上面一边遊海港一边晚餐。多少錢,俺就不知道了,估計應該貴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灣仔的行人天橋上看下去,車水馬龍。
     
     
     

    但也有這么一塊清淨綠洲。
     
     

     
    太平山頂上,正在“修炼”的老人家。可能山頂聚著天地精华?
     

    垃圾桶。
     

    最近的杂志都是這樣的八卦消息,除了李嘉欣。不知道為什么大多對李嘉欣負面評價,見人家成功釣得金龟婿心理不平衡吧?我覺得李嘉欣是漂亮嘛,而且有個性。大劉對小李除了二點不能滿足她:一不肯娶她;二繼續花心,其它在錢財上一向大方。李嘉欣要沒有一點執著沒有一點個性,只貪錢財,跟著大劉不好好嗎?也不知道大劉啥心態,人家離開了,才在報紙上高調祝生日,並巨資買了一個“I
    Love
    U”的車牌相贈。李不為所動,車牌給退了回去,大劉只好裝在自己的像吉普車那車上自用,有時車子也給他那呂姓女友用。呂姓女友可真難看啊!
     
     

     
    不要以為香港都是八卦,也有雅致的角落。
     
     
     
     
     
     
     

  • 【萬里江山來醉眼】香港,聖誕印象(一)

    星期二, 01月 6th, 2009

     
     
    天晴氣爽,知道可以望得遠。赶緊跑到山頂,果然。
    (為什么我親爪拍的總像是名信片啊~啊~啊???
    如果我轉入poster攝影界,大家是不都冇飯吃了?)
     
     
     

     
    2008年的聖誕節,香港街頭依然熙熙攘攘,疯狂購物的勁道絲毫看不出什么經濟寒冬的降临。
     

     
    滿街都是紅色法拉利,奔馳、宝马那種我都懒得提了。
     

     
    不過,癱在銅鑼灣街頭寸步難行,令我有點心理平衡。
     
     

     
    我經常買衫的Playlord消失了,取之而代的,是一只大駝鳥。有一次,和一位遠道而來的MM逛此店,粉紅色的中式小衫穿在她身上,很美。物是人非,物也非。
     
     

     
    今年時代廣場門口不竪傳統的高達幾層樓的大聖誕樹,取之而代的,是幾米的故事人物。

     
    眾多稀奇古怪的形象,獨愛這個:傻而八嘰的,恨不得一把掌拍醒她。
     
     

     
    是不是很面熟呢?沒錯,正是吃日本餐常點的吉列豬扒,現在成精了,在馬路中間橫猪扒立人。据說這東東現在很時興,日本時興的東東都這樣無厘頭,從面包啊咸蛋超人,到沒嘴巴的哈啰Kitty,再到這塊豬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