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06月 3rd, 2008

  • 觀影筆記(15@2008) , the good shepherd

    星期二, 06月 3rd, 2008

     
      
    英文片名“The Good
    Shepherd”,《圣经》中耶稣说:“I am the good shepherd.
    The good shepherd lays down his life for the
    sheep.”影片男主角爱德华.威尔逊(马特.达蒙饰)就是,──或者他自以為是──,一個好的牧羊人,為了國家(羊)牺牲了私生活。因此,電影最好平直地譯為《好的牧羊人》,簡化成《好牧人》,好像不倫不類的。看看電影內容和滲透的這層意思,譯成《尽忠職守》也貼切,不過,像評优秀GCD員的标語,恐怕更不賣座了。~
      
      這似乎是一部不賣座的電影,毁譽參半。有人說導演罗伯特.德尼罗還是演他的黑手党去吧;許多人說悶死了,三個小時,看著看著都睡著了;也有人說亂死了,人物眾多,線索眾多,要說明的人生道理卻极其膚淺、白痴。為表不予苛同,看完後的昨天,我和某人爭論至后半夜。奶奶的,丫才白痴!看部電影,還非得找出人生道理、教育義意,還需不需要朕給你拎出段落大意、抓出中心思想呀?這我最拿手,在小學里。記得韓寒曾寫過一篇日記,說在中國拍給人看的電影,恨不得有旁白將中心思想教育意義大聲地念給觀念听(大致)。我看和我爭執的某以及許許多多投訴看不懂的仁兄,還是不要浪費時間了,快去看韓寒說的那種電影吧。
      
      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三個小時一晃而過,還生怕結束來臨。感覺有點像《幕尼黑》,后來一查,原來是同一個編劇艾瑞克羅斯。《阿甘正傳》、《局內人》(the
    insider)亦出自其手。回想起來,《局內人》確實也有這種層層疊疊、零零碎碎、抽絲剝繭,最后真相大白的味道。
      
      不可否認,我的喜歡有些兒偏心:因為這是我偶像马特.达蒙(Matt
    Damon)主演的。但,天地良心,片中的他是一個半老頭子,整天穿著老土的西裝,架著厚框眼鏡,目无表情、沉默寡言,哪有半分平時影片中的潇洒和帅勁?所以,若說我完全因演員而肯定此電影,是說不過去的。
      
      這不是一部輕松的電影,也不是提供視覺快感的電影(其實,我覺得蠻賞心悅目,許多場景,平平淡淡中有和风細雨式的美麗,我非常欣賞這種风格)。我說的“視覺快感”,是指一般人心目中對間諜片的期望:俊男美女和香車、各類先進的諜報技術、華麗麗的動作格斗、爆炸場面等。沒有!在這部電影里統統沒有!既便男女主角屬偶像派的,也故意掩蓋风華。連片中施“美人計”的“美人”,亦其貎不揚。這樣,影片比較真實地再現一個情報官員的工作和生活:沉悶、沉悶再沉悶;扭曲、扭曲再扭曲。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国家安全助理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评价:“片中几乎每一次事件都相当精确,制片人甚至对微小的细节都精益求精,真实的捕捉到了冷战时期情报工作的本质真相。”如果可以,將這部電影和同樣為马特.达蒙主演的《諜影丛丛》(Bourne)系列一起看,可謂相得益彰:一個是炫目的、講究體能技巧的前線特工;一個是平實的、著重腦力活動的幕後情報人員。
      
      男主角爱德华.威尔逊(马特.达蒙饰)以CIA创始人之一的詹姆斯.安格列顿(James
    Angleton)為原型塑造。詹姆斯.安格列顿是偏執狂兼妄想症患者,他认为叛逃到西方的苏联人都是克格勃故意放出来的烟雾弹,以致后來臆想許多西方國家領導人都是蘇聯間諜,連美國總統也被赤化了(哈哈,這也太搞笑了)。難怪電影中,有他和假小提琴家(真間諜)觀察手下審訊真叛逃的小提琴家一幕,非要人家承認是問諜,逼得人家跳樓身亡。唉!真作假時假亦真。
      
      這令人聯想起另一部也是人物傳奇、也描寫忘想症、也涉及CIA的電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某人就用《美丽心灵》舉例來痛陳《好牧人》的失敗:編故事應該編得易懂、好看,我只是看電影的,沒必要卷進導演佈下的混沌里去。更何況還佈得如此幼稚、拙劣?
      
      大部分時間,我同意他的說法,我也喜歡簡單、平鋪直述,《美丽心灵》是部好片子。但是,世界的組成不是單一的,諜報界尤是。一部間諜片,不光讓你看,還讓你參與。需要凝神觀察,吸引你思考分析,然后,你會像男主角一樣,憑一己之敏銳,自千頭萬緒中判斷出一桩事情的原委。看完電影,你發現你也成了合資格的情報人員。這樣的體驗,我覺得十分過癮。看完後,久久沉溺在電影情節里,興奮得非要寫點什么。要知道,我己經很長時間沒有為一部電影敲這么多字了。
      
      當然,感受的事難以說合,我無法奢求他人和我同樣欣賞《好牧人》。幾年前看《兇心人》(Memento),一堆亂沙要觀眾理,看得我很抓狂,看不下去。對《兇心人》愛好者來說,我不也是怎么點也不化的頑石?讀書、聽音樂、看電影,都是孤獨的心历旅程。
      
      最後,提一個電影中的細節以結束本文,當然,電影中可玩味的細節很多。影片快結束時,男主角爱德华.威尔逊上門找普魯文,──那位上了年紀的意大利男人,要求他合作。房間里有倆孩子,普魯文叫家里人帶出去,家里人帶孩子去沙灘玩。普魯文就吼上了:“看住他們,別讓他們溺水!”“塗上防晒膏,不要晒傷了!”“叫他們穿上拖鞋,別劃破腳了!”
      對照當年,爱德华.威尔逊和沙利文將軍在家里談工作,他兒子坐在地板上玩耍,他叫妻子領走,一切都是冷冰冰的。
      這么多年過去了,爱德华.威尔逊依舊是冷冰冰的,坐在那里,看著普魯文。
      然后,普魯文問他:“我們意大利人有家庭,有教堂;愛爾蘭人有家鄉;犹太人有他們的傳統;既便黑人,也有他們的音樂。你們美國人有什么?”
      “有美國。”
      愛德华.威尔逊回答得一本正經、理直氣壮,卻給人一種滑稽、怪誕的感覺。
      這也是他對自己人生目标的回答吧?
      從活生生的人到冷冰冰的國家機器,真替他感到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