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影筆記53.09】伊甸湖 Eden Lake
星期一, 09月 21st, 2009
“杀人只為好玩,四少年虐杀女子”、“三流浪少年虐杀两小學生”……看過這些新聞,再看《伊甸湖》(Eden Lake),會覺得電影很真實。只是整部電影令人憋屈:男女主角毫無危機意識,這是國外治安环境帶來的後遺症,扔他們來國內呆上一年半載自然學乖,──別說自己駕車去那種荒野地方,走在城市大街也時時如臨大敵。此外,男女主角逃生時體現出的极度愚蠢,不由懷疑是否出於物竞天擇的考慮,如此低能白痴的一對,只好被淘汰掉。
但這部電影,簡單的情節有許多因素值得玩味: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惡?
作為幼兒園老師的Jenny,電影一開始滿目愛意地教小孩子唱歌,后來用玻璃扎向少年,成尖銳對比;影片開頭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影片中面目猙獰的少年,天使長大就成惡魔?影片后部小鎮上死少年家屬悲鸣:“他們只是孩子!”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惡?
善惡只是一線間,被玻璃扎死的少年,看見女主角時,其實已心生善意,輕聲叫了一聲:“Miss”,大抵想去相助。結果,沒有給他機會。那個女孩,Paige,開始不齿Brett所為,獨自跑掉,也沒給她改正的機會,Jenny踩大油門將她撞飛。
有部很變態的《趣味游戏》(Funny Games),尚沒看,据說變態的導演大玩觀眾的道德底線:觀眾觀看影片中少年虐杀的同時,意識也不由自主地深入罪惡其中。我怀疑這部《伊甸湖》也有這樣的傾向:玻璃扎向少年,我還有一絲惋惜;Adam被淋油活活燒死,只盼Jenny快點徑自逃去;而汽車沖向Paige,更是大叫“爽”!還恨铁不成钢,恨 Jenny不早點成钢,干掉那帮小兔崽子。在導演的安排下,觀眾多多少少“性本惡”起來。集體更易下手
這部電影,編劇比較不能令人信服的地方,是這群少年中,真正作惡的只有Brett,其他皆為他所脅迫。我認為若改為2-3名少年作惡,其余為胆小怕事者進行盲從,比較可信。
許多拆開來單個看匪夷所思的血腥暴力行為,由集體來操辦就不那么突兀了,相反,還可能披上民族、愛國的大義旗帜。在評論影片《浪潮》(Welle, Die)時我提到耶魯大學的米尔格拉姆实验(Milgram experiment,即“權力服從研究”):測試人在遭遇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結果是61%-66%的人會遵從命令去傷害別人。每每提及文革和納粹,就會想到這實驗,這部《伊甸湖》依然适用,在群體面前,只有從眾。
Adam,仿佛就為了揭示人性丑惡而塑造的一個角色:他本身受那群少年虐待、欺凌,非但沒有給向他求救的Jenny提供協助,反而欺騙Jenny,誘使她落入Brett一伙手中。在壓迫下,只有服從。有其父必有其子
這群惡少年中領頭的Brett,他的父親比Brett更粗魯、更暴力。Brett以后就會長成他那樣的人,同樣,有他那樣的父親才會有Brett這樣的惡少年。
除了Brett父親,整個小鎮上的人都怪怪的,和《德州電锯杀人狂》一樣,你以為遇到的是個別變態,整個地區的人都這樣,這才是最恐怖的。吃早餐的時候,Steve向胖胖的女伺應提及少年作惡事宜,胖女伺應變了面孔,說了幾遍:“不是我的孩子!”
是什么令這么一個小鎮的人都充滿了戾氣?電影一開始,男主角Steve在車上跟Jenny介紹Eden Lake時說:這里給圍起來了,發展商要發展房地產。Jenny沖進小鎮呼救時,鎮上居民正在听一首反复唱著:“你將得到尊重”的歌。
這是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住在相對落後的地區,他們靠近的自然資源Eden Lake也將不再屬於他們,被圈地開發。他們本身是文明世界和資本主義高速發展的受害者,不被尊重,充滿怨憤,戾氣無處發泄。那樣的环境造就了那樣的家長,那樣的家長造就那樣的孩子。最后,來自文明地區、享受資本主義種種便利的Steve和Jenny來埋單,也形成食物鏈一樣的一種循環。
同樣英國電影《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拍的也是社會底層生活的人:Billy Elliot的父親是煤礦工人,也非常粗魯,動不動就抽Billy。Billy跑去學跳芭蕾舞並大有成就,可見人文和家教,並不能成為虐杀的理由。 -
【觀影筆記52.09】碧海蓝天 Le grand bleu
星期二, 08月 25th, 2009
每個人都有他的另一方世界
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正逢田徑世錦賽落幕。黑巨人博尔特連破100米、200米世界紀錄,都覺得博尔特來自火星。如果說博尔特來自火星,《碧海蓝天》(the big blue)里的杰克肯定來自海洋。
這部電影,我想,非關海洋多么美,怎樣蔚蓝、深沉、寧靜,非關杰克多么怪異、沉寂,或神經,而是關於一個人,總有他自己的另一方世界,不為外人所攻入的精神樂園,屬於他自己靈魂深處的迷醉,成為他不懈的追求。對於杰克,他的另一方世界是海洋,在海里他才會自由自在,如魚得水;海里的生物,比如小時候餵的海魚、一直期待的美人魚、海豚……才是他身心契合的親密愛侶,所以,和乔安娜歡愛后的他立刻跳進海里,和海豚歡游達旦,追隨到海边的乔安娜只好裹著杰克的衣服蜷曲著身子睡在岩石上等待杰克到天明。
恩佐,我太喜歡這個吵吵嚷嚷開著破破爛爛超小汽車的大高個兒,他的“另一方世界”是挑戰,──挑戰大海、挑戰杰克、挑戰自我。恩佐和杰克對海洋的概念和感受不同,杰克來自海洋,海洋就是他,而恩佐來自陸地,海洋是他的戰場。臨終,他理解並認同了杰克的話:在海洋深處,很難找到升上去的理由。他對海洋的感情起了變化,從挑戰到折服到融入。最后,他終於触及了杰克的“另一方世界”,這時候倆好朋友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高山流水。杰克和恩佐間的感情共鸣,相比和乔安娜的,和諧得多。
乔安娜也有她自己的“另一方世界”,雖然她的這個“另一方世界”比較通俗點,就是戀愛和戀愛后的常態生活:和杰克有房有車有孩子。然而,杰克不要房不要車不要孩子只要往海里潜。乔安娜似乎忘掉了,當初她對杰克一見鍾情就因為杰克的這種超然物外,現在她愛上了杰克,卻要求杰克回到物內來,過正常人的生活,豈不矛盾?
乔安娜的“另一方世界”和杰克的“另一方世界”不是同一個世界,悲劇,予她而言,是注定的。乔安娜存在的意義,就是繁殖,讓杰克這樣的奇怪物種得以延續,因為人不能和海豚生孩子。我幾乎看見十幾二十年后,小杰克在海里和海豚嬉戲,打碎了另一個女孩的心。這么說來,這成了一部有點大男人主義的電影哦。
回說“另一方世界”,杰克的是海洋,有的人是高山,見過不少登山運動員遇難的報道。有則報道:一對父母,他們二十來岁的兒子登山遇難了,悲痛欲絶的雙親怎么也理解不了,他為什么屢勸不听,是什么吸引了他一個一個山非要去征服?另外有人熱衷於跳崖,跳崖高手為了他的女兒決心收山,最后一跳出事故身亡。以前我也挺不能理解他們,看了the big blue,想那是他們的“另一方世界”吧。世界上有些感性的人,他們的“另一方世界”比較奇特,他們這方世界的城池異常堅固,旁人難以逾越,他們的追求也是狂熱的。這就是我們常人口中的“怪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神情恍惚、心不在焉,只有涉及他的那一方世界,他才回過神來,两眼放光。
人人都有他們的“另一方世界”,有的人是聲名,有的人是金錢,有的人是愛情,有的人好吃,有的人好酒,有的人陷入网絡世界,有的人好收集郵票,有的人對音樂發燒,有的人摆弄相機,有的人喜換新手機,我還看見有收集新版名牌運動鞋的呢…….這都是各人的“另一方世界”,無所謂好坏,也無所謂高雅低俗,只有程度的輕重之分,也就是說他們進入他們自己世界的深淺之分吧?
如果找到“另一方世界”相同並能相通的人作伴侶,那是多么有幸啊!如果找不到,那么,我們過的不是日子,是寂寞(惡俗的句子,讓我來時髦一把),永恒的寂寞。
電影花絮:
這是一部令我著迷的電影,以致看完影片,去wiki研究了一下。
1. 這是導演呂克.貝松(Luc Besson)獻給他刚出生的女兒之作。難以理解,我眼中如此大男子主義的電影哦。呂克.貝松在影片中客串了一位潜水員露了一面,不知道是誰。
2. 杰克的原型Jacques Mayol,曾經保持自由潜水多項世界紀錄,親自參與了這部電影的創作。不由人松一口氣,電影藝術加工得厉害,原型可沒電影中描繪的如此不可理喻。且慢,沒松多久氣,Jacques Mayol還是自杀了,2001年,離這部電影拍好后的13年,在他74岁的時候,在意大利厄尔巴島投環自尽。真是怪異,倒不是投海。恩佐的原型Enzo Maiorca至今還活得好好。
3. 真實的生活遠沒有電影拍得那么感性,相反,還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Jacques Mayol曾在萬阿密水族館工作,在那他向海豚學習怎樣閉氣。在潜入深海,Jacques Mayol的心跳由每分鐘60降至27,……還是人嗎?Jacques Mayol 56岁的時候還潜至105米。
4. Jacques Mayol預言幾十年后有人可以潜至200米,屏息10分鐘,現在的世界紀綠是214米,屏息10分15秒。Jacques Mayol不光能潜,還目光老辣,沒機會叫他替我挑一挑六合彩數字,唉!
5. 說起來Jacques Mayol和中國有不解之緣,居然出生在中國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