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筆記53.09】伊甸湖 Eden Lake

s3333954

“杀人只為好玩,四少年虐杀女子”、“三流浪少年虐杀两小學生”……看過這些新聞,再看《伊甸湖》(Eden Lake),會覺得電影很真實。只是整部電影令人憋屈:男女主角毫無危機意識,這是國外治安环境帶來的後遺症,扔他們來國內呆上一年半載自然學乖,──別說自己駕車去那種荒野地方,走在城市大街也時時如臨大敵。此外,男女主角逃生時體現出的极度愚蠢,不由懷疑是否出於物竞天擇的考慮,如此低能白痴的一對,只好被淘汰掉。

但這部電影,簡單的情節有許多因素值得玩味: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惡?

作為幼兒園老師的Jenny,電影一開始滿目愛意地教小孩子唱歌,后來用玻璃扎向少年,成尖銳對比;影片開頭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影片中面目猙獰的少年,天使長大就成惡魔?影片后部小鎮上死少年家屬悲鸣:“他們只是孩子!”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惡?

善惡只是一線間,被玻璃扎死的少年,看見女主角時,其實已心生善意,輕聲叫了一聲:“Miss”,大抵想去相助。結果,沒有給他機會。那個女孩,Paige,開始不齿Brett所為,獨自跑掉,也沒給她改正的機會,Jenny踩大油門將她撞飛。

有部很變態的《趣味游戏》(Funny Games),尚沒看,据說變態的導演大玩觀眾的道德底線:觀眾觀看影片中少年虐杀的同時,意識也不由自主地深入罪惡其中。我怀疑這部《伊甸湖》也有這樣的傾向:玻璃扎向少年,我還有一絲惋惜;Adam被淋油活活燒死,只盼Jenny快點徑自逃去;而汽車沖向Paige,更是大叫“爽”!還恨铁不成钢,恨 Jenny不早點成钢,干掉那帮小兔崽子。在導演的安排下,觀眾多多少少“性本惡”起來。


集體更易下手

這部電影,編劇比較不能令人信服的地方,是這群少年中,真正作惡的只有Brett,其他皆為他所脅迫。我認為若改為2-3名少年作惡,其余為胆小怕事者進行盲從,比較可信。

許多拆開來單個看匪夷所思的血腥暴力行為,由集體來操辦就不那么突兀了,相反,還可能披上民族、愛國的大義旗帜。在評論影片《浪潮》(Welle, Die)時我提到耶魯大學的米尔格拉姆实验(Milgram experiment,即“權力服從研究”):測試人在遭遇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結果是61%-66%的人會遵從命令去傷害別人。每每提及文革和納粹,就會想到這實驗,這部《伊甸湖》依然适用,在群體面前,只有從眾。

Adam,仿佛就為了揭示人性丑惡而塑造的一個角色:他本身受那群少年虐待、欺凌,非但沒有給向他求救的Jenny提供協助,反而欺騙Jenny,誘使她落入Brett一伙手中。在壓迫下,只有服從。


有其父必有其子

這群惡少年中領頭的Brett,他的父親比Brett更粗魯、更暴力。Brett以后就會長成他那樣的人,同樣,有他那樣的父親才會有Brett這樣的惡少年。

除了Brett父親,整個小鎮上的人都怪怪的,和《德州電锯杀人狂》一樣,你以為遇到的是個別變態,整個地區的人都這樣,這才是最恐怖的。吃早餐的時候,Steve向胖胖的女伺應提及少年作惡事宜,胖女伺應變了面孔,說了幾遍:“不是我的孩子!”

是什么令這么一個小鎮的人都充滿了戾氣?電影一開始,男主角Steve在車上跟Jenny介紹Eden Lake時說:這里給圍起來了,發展商要發展房地產。Jenny沖進小鎮呼救時,鎮上居民正在听一首反复唱著:“你將得到尊重”的歌。

這是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住在相對落後的地區,他們靠近的自然資源Eden Lake也將不再屬於他們,被圈地開發。他們本身是文明世界和資本主義高速發展的受害者,不被尊重,充滿怨憤,戾氣無處發泄。那樣的环境造就了那樣的家長,那樣的家長造就那樣的孩子。最后,來自文明地區、享受資本主義種種便利的Steve和Jenny來埋單,也形成食物鏈一樣的一種循環。

同樣英國電影《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拍的也是社會底層生活的人:Billy Elliot的父親是煤礦工人,也非常粗魯,動不動就抽Billy。Billy跑去學跳芭蕾舞並大有成就,可見人文和家教,並不能成為虐杀的理由。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一, 09月 21st, 2009 at 21:22 and is filed under 電影.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