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04月, 2009

  • 吳思:《血酬定律》

    星期五, 04月 24th, 2009

     
     
    購書前,某人已跟我打招呼,說《血酬定律》不好看,不如買本《潜規則》。我說《潜規則》已看過了,《血酬定律》還沒看,當然買沒看的。結果,悔不听人說,真的好像應該買《潜規則》,《血酬定律》實在不值得收藏。
     
    書里的例子舉得深刻,可分析解說又十分無趣,以致我看例子很起勁,一到見吳思分析,就粗製濫造地看。許多地方,其實是《潜規則》里已包括的內容。而新定義的“血酬定律”,許多地方說得也不尽然,有點牵強,有點啰囌。說來說去,其實不就三句大家都知道的老話:誰拳頭大誰老大;人都會爭取利益最大化;還有就是趋利避害。不管什么階層什么人都奉行這三條行事。哪需要分析哪么多?解釋那么多?杜撰那么多新名詞?弄得人頭晕。
     
    所附杂編有對吳思的訪談,吳思嫌黃仁宇的《萬历十五年》沒說透,我嫌吳思的《血酬定律》沒說清。在心里將他倆三本書作了比較,《萬历十五年》述事的角度、組織結構、文筆都比吳思好多了,但如論一針見血地歸納創意,《潜規則》比《萬历十五年》好。《血酬定律》,論叙事和文筆不及《萬历十五年》,論創意和深度不及《潜規則》。
     
    《血酬定律》是令我大失所望的一本書。
     
     

  • 有關張愛玲,有關《小團圓》

    星期一, 04月 20th, 2009

     
     
    最近都在談《小團圓》,赶時髦网上也定了一本。當當网不比淘宝网,定了两三天音訊全無。等等有些心焦,想不要寄來了风頭已過,更向誰人說?終於寄來了,一堆書中最貴的《陶淵明集箋注》又舊又破,因為急著要看《小團圓》,也不肯退換了。從這堆書中抽出《小團圓》,坐在地板上向著光看了起來。
     
    讀前面幾節,居然有點跟不上。也許是許久不讀張愛玲了,也許是《小團圓》风格跳串得厉害,太多人物,化名、親戚關係弄得亂了。于是,我就擱了一擱,想張愛玲說她什么都寫得來,只要在心里“存一存”,原來讀她的書,也得在心里“存一存”。第二天一氣讀完,不覺已凌晨四點。熄了燈仍回想良久,寫是寫得真格好,東一句西一句,看似杂亂無章卻遙遙相扣,若有若無的哀怨、無奈贯穿其間,回頭應該再看一遍。
     
    我看的張愛玲第一本小說是《再生緣》,記得一開頭有段洗筷子的描寫:曼楨將筷子在杯里涮了后小心地放在杯口上,世鈞接過涮好的筷子擱在台子上,突然想起桌面油腻腻的豈不白涮了筷子?辜負了曼楨的一片好心,赶緊又放回杯口,還訕訕然說要拿匙再涮涮……。實在很精細很實在,都過了差不多一個世紀了,現在出去吃飯,我還時常會往杯子里涮筷子,涮了筷子又不知道往哪兒擱好。后來陸陸續續看了張愛玲其它的小說、散文,推薦給我媽,誰知她非常不屑,說看不下去,忒女人腔調,小家子氣。姆媽好像忘記了,她喜歡听的越劇,難道不女人腔調不小家子氣?我當然沒有說出來,因為她點評得也有道理,張愛玲的小說談的是舊式家族的人際關係、民國女子的愛情悲歡,散文多半聊衣食住行、親友文藝等瑣小話題,絶不涉及時政。她對國家民族、大節大義有天生留白的一塊,這也許是她會愛上漢奸的原因吧?不過,這也是可以諒解的,一個女人如果整天像女政治家一樣,開口閉口國策民生、天下大事,豈不面目可憎?不受影響,我繼續欣賞張愛玲。
     
    沒有多少人會免俗,吃到好吃的雞蛋卻對下這只雞蛋的母雞不好奇。從她的文章筆端,再加上七拚八凑的道听途說,對她的身世大概有一些了解。有關張愛玲的新聞報道我也關注,記得有一則說張愛玲遺物中有假發幾頂,推測她老了脫發,只好戴假發。另有一則,是訪問這次拿《小團圓》出來出版的宋以朗,他說張愛玲的遺物中有六對沒穿過的棉拖鞋,后來給扔掉了(真可惜)。假發,可以推斷出張愛玲年老時的形貌,六對拖鞋可以推想她的性格,有點貪多嚼不爛。這到底是從各種零碎的地方惊鴻一瞥,沒有想到現在可以讀到她的自傳體小說《小團圓》,有機會登堂入室作近距離的欣賞。
     
    《小團圓》讀后,我震惊於她的坦露,幾乎就是一部“自傳”,“小說”二字可以去掉。有關張愛玲的私人生活和感情世界,一直存在各種傳聞和推測,尤令人費解的是她這么冰雪聰明人情世故怎么會誤墮胡蘭成的迷魂陣呢?《小團圓》總算有比較清晰的剖解,給我這樣的八卦者一個比較滿意的交待。有得听別人瞎說,還不如看張愛玲她自己怎么說。
     
    這個瞎說者,就是胡蘭成。胡蘭成出版了《今生今世》,張愛玲曾說:“胡蘭成書中講我的部分纏夾得奇怪,他也不至於老到這樣。”《小團圓》前言也道出張愛玲和朋友以“無赖人”來稱呼胡蘭成。不及將《小團圓》再看一遍,倒翻出《今生今世》再看了一遍。胡蘭成曾寫給張愛玲:“我把《山河岁月》與《赤地之戀》來比并著又看了一遍”,他認為:“我總也不見得就輸給她,……比并著來看,她必定也有點慌,讓她慌慌也好,因為她太厉害了。”這個神經病自大狂看見我現在將《小團圓》和《今生今世》比並著來看,是不是又會覺得張愛玲會著了慌?
     
    對照看,非常好玩。幾年前看《今生今世》,我已經非常不喜胡蘭成的文字,讀后觀寫道:“胡蘭成病人水腫臉似的文字,滿篇“亦亦”,每每看得我又好氣又好笑,……”又“丫的所謂才子文字,不過水草一堆,軟綿綿、濕粘粘,沒的使人發膩。”
    現在《小團圓》見張愛玲寫道:“她有情書錯感,又好氣又好笑。……”、“她再看到之雍的著作,不欣賞了。是他從鄉下來的長信中開始覺察的一種怪腔,她一看見“亦是好的”就要笑。”她也看不習慣胡的“亦”,也是看胡的東東看得又好氣又好笑,總算是和我知音了一把。不過,她也實在差勁,要隔那么久才看出來哦。我們蘇州話有時說:一個人太聰明了,后代往往愚笨。體現在張愛玲身上,是其它方面太聰明了,情商等於零。
     
    《小團圓》里的胡蘭成性欲旺盛、色胆包天,“女人就像一罐花生,有在那里就吃個不停”。抗戰胜利他躲在日本朋友家里,張愛玲去探他,就在“危難的時候住在別人家里”拉上百叶門就要干。而后,張愛玲才知道,他和那家日本主婦也有一腿,怪不得去探胡,那日本主婦一臉不愉快,直覺是“有點妒忌”。再對照《今生今世》,胡蘭成花樣道好的虚話,說自己“我于女人,與其說是愛,毋寧說是知。”我看他于女人“與其說是愛,毋寧說是性”,再按個別號“邢育強”貼切。
     
    《小團圓》里,張愛玲寫她去溫州要胡蘭成二擇一結果胡蘭成非但不二擇一還弄了三擇三出來要三美團圓,她立定心意絕裂,回來后如戒毒一樣戒胡蘭成,食不下咽,走在路上也會“眼睛里汪著泪水”,她靠吃西柚汁,两個月下來又老又瘦,連月經也停了幾個月。但她沒有回頭,任胡蘭成去信央求,也毫無回旋余地。張愛玲對待愛情的態度就是:不管你是什么人,我愛你就一點也不計較;不管你之前怎樣滥,愛了我之后就要一心一意;不管我怎么愛你,你對不起我我照樣撇掉你。
     
    這態度太兇狠了,給胡蘭成莫大的打擊,他是吃定張愛玲愛他愛到死,自己可以胡作非為,沒想到張愛玲會這樣“清堅決絶”(套用他自己的話)。話說回來,胡蘭成在張愛玲面前极力賣弄比併自戀又自大其實正是他极度自卑、心虚的表現,張愛玲的貴族出身和天才才氣,令他自相形秽,一點自信心也沒有,所以一直找要么文化水平不高的要么少不更事的女人來仰視他好哄抬自己的信心。張愛玲在文章“雙聲”里談到對多妻的看法:“如果另外一個女人是你完全看不起的,那也是我們的自尊心所不能接受的。”胡蘭成就整天給張愛玲找她完全看不起的女人,讓張愛玲的自尊心遭罪。且來看看他都找的是什么女人?玉凤是不識字的村姑;續娶的是贖回的才十五岁的雏妓;小周是十七的小護士;范秀美是鄉里养蚕的半老徐娘;那佘愛珍干脆曾是白相人的老婆……。佘愛珍說:胡蘭成應該和張愛玲一起,“两人都會寫文章,多好!”就是两人都會寫文章坏事,胡蘭成一看,自己怎么寫也寫不過張愛玲,靠,小氣起來就逃出去找不會寫文章的女人了。
     
    《今生今世》和《小團圓》中他倆的最后一面,可謂各執一詞。一個自我感覺太好,張愛玲最后不要他,歸因於自己在最后一面表現不好。“在斯宅上蟄伏得久了,變得有點神經質”,“蠻不講理地發作了”、“怪愛玲怪得無理”。誰知張愛玲這時候已經铁了心不要他了,也從痛苦中走了出來,有了新情人,老早給胡蘭成戴了頂綠帽子,來而不往非禮也。那晚,張愛玲在胡蘭成的床沿坐了坐,其間為脫不脫衣服有些掙扎,應該沒發生關係(寫得太隐晦,看了我老半天呢)。最后張愛玲“回到客室里,她褪下榻床的套子,脫了衣服往被窝里一鉆。……她很快就睡著了。”那些食不下咽,夜不成寐早已過去,胡蘭成已完全出局了。
     
    “是晚愛玲與我別寢,我心里覺得,但仍不以為意。翌朝天還未亮,我起來到愛玲睡的隔壁房里,在床前俯下身去親她,她從被窝里伸手抱住我,忽然泪流滿面,只叫得一聲:‘蘭成!’這是人生的擲地亦作金石聲。我心里震動,但仍不去想別的。我只得又回到自己的床上睡了一回。”
    “次日一大早之雍来推醒了她。她一睁开眼睛,忽然双臂围住他的颈项,轻声道:‘之雍。’他们的过去像长城一样,在地平线上绵延起伏。但是长城在现代没有用了。她看见他奇窘的笑容,正像那次在那画家家里碰见他太太的时候。‘他不爱我了,所以觉得窘,’她想,连忙放下手臂,直坐起来,把棉袍往头上一套。他回到卧室里,她把早餐搁在托盘上送了去,见她书桌抽屉全都翻得乱七八糟,又惊又气。你看好了,看你查得出什麼。”
    一個說是“俯下身去親她”,一個說“推醒了她”。一個說“又回到自己的床上睡了一回”,一個說“见她书桌抽屉全都翻得乱七八糟,又惊又气”。一边說得自己怎么重情重義、光明磊落,一边寫出原來毫無柔情也沒君子风度只會亂翻人東西。胡蘭成的慣技就是用錦繡詞藻來為自己抛光,對自己不光彩的事一律患老年性痴呆症,丟三拉四,答非所問。好在張愛玲也看穿了他那一套,“又是他那一套,‘好的’與‘不好’,使她憎笑得要叫起來。”憎惡、可笑得想叫出來了。
     
    《小團圓》除了寫和胡蘭成的感情糾葛,還寫和父母、姑姑、弟弟、朋友的感情關係。譬如她姑姑真的不是老處女;她和姑姑同住,並非如散文中所言,非常融洽、愉悅;許多時候,她不得不小心謹慎,處處當心。比如她提到不小心撞坏玻璃,那怕正手頭緊也赶緊配好。她弟弟居然有“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對后母還有戀母癖,加上最早她發現弟弟居然說她“家门之玷””,所以她雖然心底痛惜弟弟可后來與弟弟一點也親不起來。著墨較多的,應該是她母親,她母親男朋友雖多,一直飄泊不定,也無什么幸福可言。張愛玲對胡蘭成在錢銀上做到两不拖欠,對母親也這樣,一心想將母親花在她身上的費用還給母親。她母親在歐洲临終想看看她,她在美國,沒去。她后來在美國公寓孤零零辭世,成了她母親的翻版,誰說這倆母女不親呢?選擇的路都一樣。
     
    張愛玲說:“事實是只有她母親與之雍(胡蘭成)給她受過罪。”性格清冷的張愛玲也有她的练门,常言道“關心則亂”,這二個人,是她最深愛的人。有趣的是:胡蘭生的小名叫“蕊生”,《小團圓》里張愛玲給母親取名“蕊秋”,都有一個“蕊”字,天下漢字千千萬萬,偏還取這個“蕊”字,一點也不避忌。
     
     
     

  • 購書

    星期日, 04月 19th, 2009

    張愛玲:《小團圓》(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英〕George
    Orwell:《上來透口氣》(孫仲旭譯,江蘇人民出版社)
    吳思:《血酬定律》(語文出版社)
    陳丹青:《荒废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陶淵明集箋注》(袁行霈撰,中華書局)
    《金聖嘆文集》(巴蜀書社)

     

  • Caruso

    星期三, 04月 15th, 2009

     
    在classical
    FM听到caruso,又像Canon一樣要我命了。
    一口氣听了四、五個版本。
    有感動全球的英國手機男Paul Potts專輯one
    chance里唱的,按理應該支持他的,可惜唱得好像太軟了。
    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好像又有點太硬了。
    EMI群星唱的,好像有點念經一樣。
    還是四條鰻Il
    Divo專輯唱的比較好听,四個男人也很好看哇。
    最接近classical FM播放的可能是Josh
    Groban版本。
     
    歌就是在我的音樂盒現在播放的,要听自己點吧。
     
    【听歌指導】: 
    這首歌雖然我不知道它在唱什么,反正感覺是哀怨啦。
    听這首歌最好的情況是這樣:一個人在一間大屋里,要空簜簜的屋子,什么家具也沒有,將一張桌子一把椅子放在屋子中央,台上當然放機子播放這首歌啦。要接到HIFI上,不然機子放出來聲音“拆”了,又是六大煞风景掃興事之一。
    然后前面是一大片玻璃,最好裝一點點紗帘,有风吹飛紗帘,飄啊飄啊地,拂到你臉上。
    然后你就站在那么一大片玻璃窗前往外望,最好前面是一片海水,海鸥紛飛,天又不那么好,有點乌云。然后這歌聲在一片空曠的房子里响,哀怨死了,哀怨死了。……這樣听這歌的效果好得不得了。
    當然,前面有那么一大片海景的海景大屋比較不可遇也不可求,那就閉上眼睛幻想吧,边听边幻想那么一副景象,55555,充分享受哀怨。
     
     
     
     
     
     
     
     

  • 《美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星期五, 04月 10th, 2009

    【觀影筆記25.09】《美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和以往所看的黑帮江湖片譬如《教父》、《英雄本色》等不同,《美國往事》是一部抒情、怀舊的黑帮江湖長片。片長四小時,《天堂電影院》未剪接版也近四小時,同樣老年回鄉憶起種種的電影架構,以致觀看時我數次感嘆這不是一部《天堂電影院》的黑帮版嗎?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美國往事》帶著人生哲理,而它的人生哲理居然充滿佛意,看完電影,只感覺空、幻。

    電影彷彿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人生在世,什么是最重要的?
     
    你說感情吧?
    男女愛情方面:黛博拉,尽管和面條眉來眼去,從來沒有將面條放入自己人生道路上可能的伴侶的考慮名單中,后來和貝利即富裕的麦克斯同居生子過得不亦樂乎?貝利基金會成立的照片上有丰满的黛博拉容光煥發。兄弟情方面:為兄弟面條愧疚了三十五年,流浪了三十五年,一輩子毁了,結果,卻是兄弟麦克斯大大地玩了他一把。
     
    你說成功吧?
    麦克斯牺牲了兄弟,改頭換面,苦心經營三十五年,走向成功,還是身敗名裂,落到一心求死的下場。榮华富貴轉頭空,不過南柯一夢而已。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兄弟如手足,女人是衣服
     
    早在劉、關、張玩帮派的時候,就提出了“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基本帮規,雖然劉備自己的“衣服”經常要“手足”舍命救護。后來描寫黑社會的書籍、電影,多以這一點來顯示諸大佬們的英雄本色。像呂布那種顧慮妻妾、听女人話的,明明功夫了得,無人可敵,也會列入沒出息之輩,大伙兒都不肯帶他玩。
     
    《美國往事》在這一條帮規上,異常清晰明確。影片的女主角,黛博拉,其實旁落成面條和麦克斯两個人人生道路上的大配角。面條如此仰慕黛博拉,只要麦克斯一叫,他就撇下黛博拉回到麦克斯身边。這樣的情形,電影中拍了二次,一次小時候面條和黛博拉念完聖經接吻;另一次出獄后在地下酒吧重逢。二次,黛博拉都說:“去吧,你媽媽叫你。”不滿、譏刺的味道非常濃。
     
    而麦克斯呢?最后混不下去了,招來面條杀自己,面條拒絕,就當著面條跳進垃圾車里自杀。(這自杀方法也太另類了,當自己是件垃圾,直接倒掉)。黛博拉和他有好幾十年的事實夫妻了吧?居然一點也沒向她交待后事,也沒打算為了她,為了他們的兒子忍辱負重、隐名埋姓之類啥地。
     

    望帝春心托杜鹃
     
    麦克斯對面條是兄弟情還是愛情?
     
    先看影片里的幾段性事。有趣的是,不知出於巧合還是編導的故意安排?電影里出現的四個女人,除了EVA(她是最不占份量的配角),每個稍微有點份量的女人都被麦克斯和面條同時搞過,而且,每回麦克斯都奉行謙讓原則,讓面條同志先上。二個人的第一次,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對象,──佩姬,面條先上。抢劫時遇到“底特律的賤女人”卡洛,麦克斯讓面條干她,自己則干活,殴打店主、找出鉆石。面條出獄,只有麦克斯去接,還安排了一個妓女。可見麦克斯對面條的性生活是很大度的,不在意的。
     
    麦克斯對面條和黛博拉在一起態度就迥然不同。小時候,面條和黛博拉初吻,麦克斯潜進去看見了,再跑出室外大叫面條出去,先用分錢來分面條的心,當面條表示還要回去和黛博拉繼續談情說愛,麦克斯非常憤怒:“我遇到的是什么弟兄啊?!”

    最明顯的爆發是面條和黛博拉約會(應算失戀吧)后回到他們的巢穴,麦克斯像個吃醋的老婆酸尔叭嘰地嘮叨面條出去談情說愛時自己是如何勤奮地操持家務。可能金發的卡洛也受不了他的醋勁,開口說了幾句,麦克斯咆哮著赶她出去,反复對面條說:“女人不算什么!”好像示範給面條看,應該用怎樣的態度對待女人。
    為什么每次面條和黛博拉走近,麦克斯就那么反常呢?他究竟是在意面條還是在意黛博拉?尽管后來他和黛博拉有故事,但我總覺得當時麦克斯表現出想獨占面條的全部感情,知道面條對黛博拉的感情和對其它女人不同,其它女人只有性,對黛博拉則有愛,面條和黛博拉在一起,麦克斯就歇斯底里。
     
    汽車里,卡洛建議面條去舉報麦克斯時說:“我和你互相嫌惡,為了麦克斯才暫時站在一起。”麦克斯是卡洛和面條來往的橋樑。麦克斯可能不至於嫌惡黛博拉,但之所以和黛博拉在一起幾十年,里面會不會也有面條作橋樑的因素?面條的名字叫David,面條去找黛博拉,黛博拉和麦克斯的兒子也叫David。如果麦克斯深愛黛博拉,明知她心里有一個男人叫David,自己的兒子還要叫David,天天要將情敵叫上幾遍,自己的生活永遠烙進情敵。黛博拉要這么做,不掐死她才怪。
     
    李商隐詩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好像在說麦克斯、面條的關係。雖然望帝和鱉靈的恩仇糾葛有多種版本,詩面那啼血泪的哀怨啊,無限深情!另外,有傳李商隐是同性戀。
     

    谁是谁的谁的谁
     
    面條和麦克斯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觀、世界觀。面條為朋友两肋插刀,麦克斯是为自己插朋友两刀。面條的性格有點像《水滸傳》里的魯智深,活著就為痛快、自在,結交朋友混黑道也是為了逍遙自在;而麦克斯就像宋江了,心計很深,功利心太重。面條不願听命於任何人,對賺錢並不太熱衷,賺多少花多少,只要痛快。麦克斯野心勃勃,為了利益可以听命於其它黑手党頭目,也想和政客合作做生意。
     
    截然不同的處世態度,一起共事發生沖突是難免的。沖突爆發,每每暫時以麦克斯低頭而风波趋於平靜。麦克斯欣賞面條、羡慕面條、還有點惧怕、討好面條。不知道麦克斯和黛博拉一樣,在個人前途面前,感情要讓路?發現和面條的處世態度迥异,想撇了他,還是獨占心作祟?得不到你就一拍两散,制造一個我給你害死了的假相,讓你永遠永遠記住我,有愧於我?少年時他們賺第一桶金,在河上打捞,麦克斯故意躲在水里,看面條焦急地寻找他,然后喜滋滋地說:“沒有了我,看你怎么辦。”他終於可以躲在一边,看面條為他的死哀傷三十五年、潦倒一生,不知道內心是不是得到极大的滿足?很過瘾?
     
    麦克斯用一拍两散來對待面條,面條用一拍两散來對待黛博拉,強奸黛博拉正因為此。面條和麦克斯某些地方還是相似的,這也為什么俩會走到一起。最后麦克斯請面條杀死他,面條眼前浮現初次見到麦克斯的情景:麦克斯坐在堆滿杂物的馬車上,背后靠著一盏碩大的吊燈,慢慢地走進他,走入他的人生。他們四目一對,氣味相投,惺惺相惜。甚至,我覺得可以說是,一見鍾情,有点宝黛初会,前世宿冤的味道。如果不同意這里面有愛情,那就是一見鍾兄弟情吧。
     
    面條拒絕了杀死麦克斯,──一個作弄他、害了他一輩子的人,一個抢了他女人的人。一直感覺麦克斯對面條有一種超越兄弟情的感情。看到最后,我有點迷茫,其實,誰對誰的感情深一點?
     
    谁是谁的谁的谁
    谁让谁憔悴
    谁是谁的谁的谁
    谁让谁伤悲
     
     
    花絮
     
    有關黛博拉
     
    電影最大的敗筆,恐怕是少女時美麗脫俗的黛博拉(就是腰有點粗,嘻嘻),成年后居然挑了一個一臉橫肉長得豬樣的女演員來演。這令故事的說服力大打折扣,這么難看的女人,倆男人還一個想染指未果痛苦不堪一個染指了幾十年,哦,我錯了,也許導演的意思是麦克斯也是痛苦不堪所以只好跳到垃圾車里去了。
     

    有關音樂
     
    前面說過,感覺《美國往事》挺像《天堂電影院》,尤其音樂,有好幾段都快轉入《天堂電影院》的主題音樂了。看好后一查,果然是同一位配樂Ennio
    Morricone。
     
    話說這部電影應該得奧斯卡最佳配樂奖的,不過,因為制片人不知咋地沒打上他的名字,他就沒法穫得奧斯卡奖。2007年,人家給了Morricone一個終身成就奖,不要哭鼻子啦。
     
    話說這部電影雖然沒得到奧斯卡奖,但是Morricone公認的最好作品,其中很好的一則Deborah’s
    Theme卻是Morricone寫給其它電影遭退回的。導演Leone勉為其難地採用了,覺得太像Morricone配樂的《西部往事》。Leone看了后來的《天堂電影院》,應該會更郁悶的。
     
    話說…..,哪有這么多話說,沒啦。
     
     

  • 【饕餮系列10】渝信川菜

    星期三, 04月 8th, 2009

     
    渝信川菜的水煮魚,也是隔一段時間就會想念的。
    通常魚皮是不吃的,可這里水煮魚的魚皮也不會嫌腻都吞下去。
    啥也不說了,上圖吧。
     

     
    倘若坐在靠內庭的桌子千萬別試著將頭探向圍欄外觀望下面的风景,額上撞出一個角就不好了,跟我一樣。其實圍欄內封了好厚的玻璃,你看不見看不見看不見。
     
     

  • 斯諾克中國公開賽

    星期五, 04月 3rd, 2009

    為了看咱家小梁,特地赶在比賽前弄回了一台電視機。其實電視機元旦乘促銷就買了,一直扔在貨仓里沒提。付了錢卻白白扔那兒三個月,這說明什么?這說明我是一個基本上不看電視的人,除了足球、斯諾克、奧運、田徑世竞賽,以及接放電影才開開,基本上我的生活完全摒弃了電視機。不但如此,我還對整天要開著電視,新聞24小時噪耳、垃圾電視劇拌飯的生活習性深惡痛绝。
     
    為了一場斯諾克,將電視機弄來,誰知首天的比賽,咱家小梁就出局了。郁悶得我真想叫店里來將電視機又抬回去吧,扔貨仓里到明年世界杯時再送給我。所謂“眼不見,心不煩”。還是忍不住繼續見了見賽事,見小丁、小傳、小馬、小卡這些老手都紛紛落馬,連老希也差點老猫燒須,我憤懣、郁悶的心才稍為之松。
     
    這次看見二新手不錯:小甜甜和小果凍。小甜甜很稳,攻防比較全面,對球的處理上和大局觀上都比咱家小梁好多了,有些老希的氣質。小果凍和火箭比時,有一黑球明顯怯場了不敢打,不過輸得不算難看,真正體現小鬼難纏。奧沙利文連解六次,向裁判念經念了半天,相信比輸了球的小果凍還覺得難看。可怜裁判吓得躲得老老遠底氣很不足地輕聲替小果凍加分,他最怕的應該是奧奧突然往他頭頂上一杆子吧?以奧奧的性子有什么做不出來的?賽后記者問丫:你向裁判咕嚕咕嚕啥呀?丫洒頭擰頸:不記得了不記得了,俺昨晚沒睡好太睏了。真是大大滴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