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05月, 2007

  • 【史記佐酒】周本紀第四(3).心虚的武王

    星期三, 05月 30th, 2007

    1
     
    武王聯同諸侯,牧野大胜,長驅直入,攻占朝歌,逼死紂王,夺取政權,開闢新王朝。但他一直很心虚。是故,他先盟津觀兵,還一次又一次發表公開演講,列數紂王的“罪狀”,鼓動諸侯伐殷。
    “罪狀”中最大的一條是紂王患有嚴重的妻管炎;另一條“罪”是紂王不肯按祖上傳下的樂譜演奏音樂,非要听靡靡之音,“怡悅婦人”。看來,武王對紂王和女人一起欣賞音樂,很有意見。再有一條“罪”是紂王不肯任用自己的親兄弟卻對各地流串來的人委以重用。這一點,放在今天,好像是美德了吧?避親舉賢,能者居之。
     
    武王若不心虚,也沒必要說這么多。
     
     
    2
     
    那,實際情況怎樣呢?
    張荫麟《中國史綱》提到周人自己的記載就露出了馬腳:
    一、“紂克東夷而隕其身”,武王待紂王征服東夷國力虧耗時乘虚而入。
    二、“昔周饑,克殷而年丰”,抢糧食去了。這一點,恐怕又很好地解釋了盟津觀兵,八百諸侯不期而會的“不期而會”。
     
     
    3
     
    說起八百諸侯,许倬云說:八百個屁,只是八個西方小諸侯吧?
    本酒說:那還算好,不是一個諸侯,姓八,名百。
     
     
    4
     
    “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諸侯。”
    “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 
     
    攻克朝歌,逼死紂王,武王對諸侯的拜倒只還以躬身作揖,對商人的稽首卻倒頭下拜。
    心虚,非一般的心虚。
     
     
    5
     
    因為心虚,武王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並沒有把朝歌和殷王畿占領,將商遺民遣散或處理掉,反而“宽大”地封紂王兒子武康、祿父在那里繼續統治商遺民,只是加派了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駐守以监視。
    因為心虚,武王給自己的兒子埋下這么一颗定時炸彈。
     
    為便於监督工作的展開,管叔、蔡叔和武康、祿父之間先聯絡聯絡感情,聯絡的結果是感情一日千里,很快打成一片、抱成一團。可能他四人時常打打麻将玩玩四國。
    到武王去世,周公旦因成王年幼攝政,管叔、蔡叔和武康、祿父要好到居然一同起來叛反。
    周公旦東征三年才平定這場亂子。
     
     
    6
     
    我比較想了解,假設管叔、蔡叔和武康、祿父叛亂成功,一同夺下了江山,那新王朝叫“殷”還是叫“周”呢?
    四人猜拳決定?
     
     
    7
     
    過了二年,武王的心虚略退,好大喜功的脾性抬頭,自己手下的“萬岁萬岁萬萬岁”听厭了,多么想听听自敵國降臣嘴里吐出來的贊美之詞?
    召來箕子,皮笑肉不笑地問:“殷為啥會滅亡呀?”
     
    箕子是個聰明人,當初見強諫紂王的比干遭剖心,“仍佯狂為奴”。這次,自然清楚武王的用意,可他就是不說武王想听的話。不卑不亢,話帶機锋,說了另一番話,直說得“武王亦醜”,只好假惺惺地討教了箕子幾句自然客觀規律,赶緊支開他。
     
    估計一直到死,武王再也不敢提這種問題了。
    “武王亦醜”,要人家的好看變成要了自己的好看。
     

  • 【史記佐酒】周本紀第四(3).心虚的武王

    星期二, 05月 29th, 2007

     
    1
     
    武王聯同諸侯,牧野大胜,長驅直入,攻占朝歌,逼死紂王,夺取政權,開闢新王朝。但他一直很心虚。是故,他先盟津觀兵,還一次又一次發表公開演講,列數紂王的“罪狀”,鼓動諸侯伐殷。
    “罪狀”中最大的一條是紂王患有嚴重的妻管炎;另一條“罪”是紂王不肯按祖上傳下的樂譜演奏音樂,非要听靡靡之音,“怡悅婦人”。看來,武王對紂王和女人一起欣賞音樂,很有意見。再有一條“罪”是紂王不肯任用自己的親兄弟卻對各地流串來的人委以重用。這一點,放在今天,好像是美德了吧?避親舉賢,能者居之。
     
    武王若不心虚,也沒必要說這么多。
     
     
    2
     
    那,實際情況怎樣呢?
    張荫麟《中國史綱》提到周人自己的記載就露出了馬腳:
    一、“紂克東夷而隕其身”,武王待紂王征服東夷國力虧耗時乘虚而入。
    二、“昔周饑,克殷而年丰”,抢糧食去了。這一點,恐怕又很好地解釋了盟津觀兵,八百諸侯不期而會的“不期而會”。
     
     
    3
     
    說起八百諸侯,许倬云說:八百個屁,只是八個西方小諸侯吧?
    本酒說:那還算好,不是一個諸侯,姓八,名百。
     
     
    4
     
    “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諸侯。”
    “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 
     
    攻克朝歌,逼死紂王,武王對諸侯的拜倒只還以作揖,對商人的稽首卻倒頭下拜。
    心虚。
     
     
    5
     
    因為心虚,武王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並沒有把朝歌和殷王畿占領,將商遺民遣散或處理掉,反而“宽大”地封紂王兒子武康、祿父在那里繼續統治商遺民,只是加派了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駐守以监視。
    因為心虚,武王給自己的兒子埋下這么一颗定時炸彈。
     
    為便於监督工作的展開,管叔、蔡叔和武康、祿父之間先聯絡聯絡感情,聯絡的結果是感情一日千里,很快打成一片、抱成一團。可能他四人時常打打麻将玩玩四國。
    到武王去世,周公旦因成王年幼攝政,管叔、蔡叔和武康、祿父要好到居然一同起來叛反。
    周公旦東征三年才平定這場亂子。
     
     
    6
     
    我比較想了解,假設管叔、蔡叔和武康、祿父叛亂成功,一同夺下了江山,那新王朝叫“殷”還是叫“周”呢?
    四人猜拳決定?
     
     
    7
     
    過了二年,武王的心虚略退,好大喜功的脾性抬頭,自己手下的“萬岁萬岁萬萬岁”听厭了,多么想听听自敵國降臣嘴里吐出來的贊美之詞?
    召來箕子,皮笑肉不笑地問:“殷為啥會滅亡呀?”
     
    箕子是個聰明人,當初見強諫紂王的比干遭剖心,“仍佯狂為奴”。這次,自然清楚武王的用意,可他就是不說武王想听的話。不卑不亢,話帶機锋,說了另一番話,直說得“武王亦醜”,只好假惺惺地討教了箕子幾句大自然的客觀規律,赶緊支開他。
     
    估計一直到死,武王再也不敢提這種問題了。
    “武王亦醜”,要人家的好看變成要了自己的好看。

  • 【史記佐酒】周本紀第四(2).陳師牧野

    星期日, 05月 27th, 2007

    1
     
    自黃帝和蚩尤戰於涿鹿,好久沒有像樣的戰爭值得一提,終于,等來了牧野之戰。
     
     
    2
     
    武王和紂王牧野決戰的二年前,曾有一次仿真度幾近一百的軍事演習。“九年,武王東觀兵,至于盟津。”他將文王的靈牌載了去,“言奉文王以伐”(注意:這里說是“伐”,消息封鎖得很好)。出發前,他召來高級將官發表講話,說了一番中國人慣例的場面話,──客套自謙、恩威並施。“遂興師”。姜尚申明了軍紀:“后至者斬”。“武王渡河”(連渡河也一絲不拘做到十足,可見那次演習的認真程度)。在船上,將一早預備好的大白魚抛上甲板,到駐营,又放出一早預備好的乌鸦,用人工製造的“天意”來安撫、說服人心。“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不期而會?這么巧呀?),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汝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归。”
     
    這樣詳細地提盟津觀兵,因為讀到此,起初覺得奇怪,這段記載似有矛盾,明明正兒八經的興師“伐”,最后卻扔下一頭霧水的諸侯“還師归”。再想想,老謀深算的武王不打沒把握的仗,早在三千年前已明白軍事演習的重要性。二年后牧野之戰得以大胜,多少因為盟津觀兵打下了基礎。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正式載入史冊的最早的一次軍事演習?保密程度和誤導人的效果媲美諾曼第登陸。
     
     
    3
     
    公元前1046年(約),武王率戰車三百辆,勇士三千人,盔甲士兵四萬五千人,東進伐紂。“師毕渡盟津,諸侯咸會”。
    “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
    武王的盟軍部队究竟糾集了多少兵力?《史記》並沒確切的交待,只說:“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陳師牧野。”
     
    仅數字上看,兩軍似乎士兵人數悬殊,但七十萬人,有點夸張,當時殷全國總人口有七十萬嗎?
     
     
    4
     
    用馬或牛御車的方法,是殷人先祖發明的,現在人家“師夷長技以制夷”,若殷人先祖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5
     
    誓師大會上,武王左手握著金灿灿黃金製造的大斧,右手揮動白飘飘牛尾裝飾的令旗,威風凜凜,作總動員:“古人說:‘母雞不能報曉,母雞一報曉,家就敗了。’現在紂王只听女人的話……”
     
    因為紂王妻管炎,所以武王糾集了諸侯去討伐。
    武王管得真宽。
     

    6
     
    牧野之戰,是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戰術上,太史公予以詳細記載:“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紂王軍队雖然人多,卻無斗志,反而倒戈,紂王潰敗。
     
    武王令姜尚和一百壮士當敢死队先去沖頭陣。
    如果我沒記錯,姜子牙不早已一把年紀了嗎?武王這不是有心要他的老命嗎?
     
     
    7
     
    《封神演義》將武王刻劃成仁義道德的楷模,尤其最后攻進朝歌,簡直一步一句“阿彌陀佛”了。我當時出於包拗頸,唱反調,經常說武王假仁假義,特別會做人。
     
    《史記》,證實了我的想法:
    《史記.殷本紀第三》:“(紂)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紂頭,悬之大白旗。”
    《史記.周本紀第四》:“遂入,至紂死所。武王自射之,三發而后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鉞斬紂頭,縣大白之旗。已而至紂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經自殺。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縣其頭小白之旗。”
     
    武王在車上,親自對著紂王的尸體射箭,射三箭才下車,再用輕呂劍刺戳紂王之尸,最后斬下紂王的頭,和白旗一起掛起示眾。人紂王好歹也是一天子,敬重一下對手也即是敬重自己;再說對方已經自焚而死,何苦對一具尸體過不去呢?但“仁義”的武王親手做那些虐尸勾當做得不亦樂乎,而且虐尸虐上癮似地的,將紂王經已自殺的倆老婆一并“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拿大斧頭將頭斬下來,掛起來示眾。
     
    《楚辭.天問》:“到擊紂躬,叔旦不嘉”,記載了周公旦對武王這一舉止的反感。
     
    太史公說: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
    呂思勉笑笑問:論周則又居何等焉?
    我捧著呂思勉的書,同笑。
     
     

  • 【史記佐酒】周本紀第四(1).后稷、古公亶父

    星期二, 05月 22nd, 2007

     
    1
     
    周始祖,--后稷,來歷更玄乎。母親姜原是帝嚳的元妃,跑到野外,看見巨人足跡,去踩了一下,也是啥也沒做,回去就生下后稷。
    可怜的帝嚳,雖然名字讀“酷”,實際上一點兒也不酷,相反,很窝囊:一個妃子他碰也沒碰就生孩子,說我啥也沒做,只是吞了一粒鸟卵(女的是吞了一粒鸟卵,男的就吞了一粒鸟屎);另一個妃子也是他碰也沒碰就生孩子,說我啥也沒做,只是踩了巨人的腳印。真是苍天冽~~!
     
    姜原覺得這孩子太不吉祥了(是不是真的這原因呀?),想扔掉。可扔來扔去扔不掉,無奈的姜原只好領回去养。为纪念这次不成功的弃嬰活動,她為兒子取名“棄”(還真好意思哈)。
     
     
    2
     
    后稷從小喜歡研究種植技術,長大后,成為一名出色的農業技師,被舜任命為農業局局長,帶動全民耕种。
    后來周的興起,托賴農業搞得好,打下基礎。
     
     
    說起全民耕种,本朝曾在人家美修等帝國(連小日本也)發展工業大搞科技的時候,也很合時宜地推行過,開了好多梯田,几乎所有的山都梯田了。
     
    在梯田開發了好幾十年后,看見一篇文章,討論梯田的作用和意義,說化了無數人力物力開出的梯田,其實許多都種不出啥來,后來只好荒廢,可山倒是徹底給弄毁了。
     
    我是想:既然種不出東西來,山反正已弄成一層層的,像埃及金字塔那樣,咱也發展成為旅遊景點,成不成呢?
    廣告可寫:世界第八大奇觀,不出國門的金字塔之旅。
     
     
    3
     
    周始祖中,古公亶父(文王姬昌的祖父)也是值得書一筆的人物。
     
    古公亶父帶領大家在一個叫豳的地方發展經濟,搞得有起色,人民富裕了。戎狄來抢財物,古公給他們;戎狄貪心不足,又來,要土地和人民。“民皆怒,欲戰。”
    古公勸阻:“人民推舉領袖,就為了領袖可以為大家謀福利。現戎狄打來,要土地和人。人民受我統治跟讓他們統治,有什么區別呢?大家為了我去打仗,害你們家人丟了性命,我繼續當我的皇帝,我於心不忍。”
     
    不知道這位古公是真心實意說這一番為民宣言呢,還是眼看著打不過,也早煩了那地方的人正想撒,裝逼裝出來的門面話?反正,這是令我贊賞的一番話。尤其“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超前衛的開明意識,開明到已經突破民族、國家的疆界。
     
     
    4
     
    “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
     
    一百年前,清政府丧權辱國,割香港予英國。
    一百年后,交還給中國政府的是一只金蛋。
    沒料到,在外族統治下的香港人反而活得很滋潤,避過三年災害。
     
    一百年前,列強轰開國門,掠走書畫文物。
    一百年后,書畫文物被陳列在大英帝國博物館,我每每叨念不已。
    沒料到,這些宝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反而得以妥善保管,沒毁於十年浩劫。
     
    很苦澀、很讽刺。
    能安慰人的,只能強調“國家”和“政府”是不同的概念,完全二碼事。
     
     
    5
     
    於是,古公亶父帶了親屬離開豳,翻山越岭,跑到岐下開劈新天地。豳人扶老携幼,跟著移民。這有點像《出埃及記》的情節了,希伯萊人在摩西的帶領下,離開圾及人的迫害和奴役,在曠野上重建新天地。我耳边立刻迴響起電影《出埃及記》的雄壮的主題音樂:
     
    This land is mine
    God gave this land to me
    This brave and golden land to me

    To make this land our home
    To make this land our own
    Until I die, this land is mine
     
    羡慕那時候的人,地球上到處都有處女地,等待你去開發。
    現在?找個處女都難,甭說處女地了。
     

  • 還有十五分鐘,

    星期日, 05月 13th, 2007

     
    生日就過去了。
     
    親愛的,
    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 腹瀉

    星期六, 05月 12th, 2007

     
    可能停了一段時間牛奶,今早重喝,肚子不适應了。
    急急去廁所,新買的迷彩色褲有三粒扣子一條拉鏈加上外系的皮帶。
    想起有些牛仔褲的設計,前面不設拉鏈,一排四至五粒的扣子。
    設計者肯定從未腹瀉過。
    也但願穿上他們設計的牛仔褲的人永遠不腹瀉。

  • 華語作家排行榜兼本人畫龍點評

    星期四, 05月 10th, 2007

     
    看見這則報道,在舉行“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評比。自然有博学清毅儒雅們痛心疾首:青春写手得票超朱自清等名家,实在是中国文学的悲哀。
     
    竊以為韓寒排朱自清前面蠻合理嘛。所謂的文學造詣我不懂,韓寒比朱自清有趣多了,一點兒也不裝逼。這么說,好像指朱自清裝逼,都叫語文課給害的。
     
    審視了自己對此排名前二十的作家作品的閱讀情況,我极喜歡的和极反感的都榜上有名,可見作家就是榴槤。
     
    順手點評一番:
     
    鲁迅票数:17544 (超贊!)金庸 票数:14819 (贊!)巴金 票数:14720 (不看,也不會看)
    曹雪芹 票数:12893 (超贊!)
    李白 票数:12168 (超贊!)余秋雨 票数:11559 (不看,也不會看)(惡心!)冰心票数:11406
    (不看,也不會看)
    老舍 票数:11119 (尚未看,會看)三毛 票数:10934
    (看看無妨)张爱玲 票数:10783
    (超贊!)韩寒 票数:10334
    (超贊!)郭敬明 票数:9521
    (不看,也不會看)(滾!)
    几米 票数:9505 (看過一、二本)(十六岁前看适合)
    安妮宝贝 票数:9121 (讀過一、二篇网文)(神經兮兮)
    苏轼 票数:9003 (超贊!)李清照 票数:8861 (哭嘰嘰的古代小資)朱自清 票数:8695
    (被強迫讀《背影》、《荷塘月色》)徐志摩
    票数:7947 (腻!)白居易
    票数:7863 (看看無妨)古龙
    票数:7862 (贊!)
     
    奇怪,怎么沒有錢鍾書、王小波?要說熱門,余华也應該上榜吧?
     
     

  • 格里森姆(John Grisham)的小說

    星期三, 05月 9th, 2007

     
    香港最高法院大樓(舊稱,現名“立法會大樓”),中央門廊頂部豎立著泰美斯女神(Themis)雕像,她右手持劍,左手執天秤,以示公平公正;雙眼蒙上,以示“六親不認”、絶對不會“幫親不幫理”。每每路過,我總要抬頭,仰視這尊雕像,心中涌起對這種“不偏不倚、公正無私”的法律精神的尊重之情,也會慶幸,自己總算生活在如此一個尚算法制的社會(我說“尚算”,人大釋法,動搖了香港之前打下的法制根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多么令人向往的一種精神?如同蓝天白雲、青山綠水,在腦海里勾勒出一幅多么誘人的畫面?這也是我一直迷戀格里森姆(John
    Grisham)作品的原因。
     
    格里森姆的小說,總是一種基調:主人公“我”,通常是一名法學院才毕業、刚取得律師專業資格的愣頭青,遠大前程,滿怀憧憬,對社會抱著熱望,對人性尚未失望,一心想以自己的專業知識伸張正義、維護公道。
     
    丑陋的現實摆在眼前,“我”很快地察覺到這一行業的黑暗:司法制度的弊洞、官商勾結,為非作歹、肆無忌憚,同行運用專業知識泯滅良心、為虎作倀,而平民百姓的權益,永遠沒有也永遠無法得到完全的、十足的保障和公平的對待。
     
    格里森姆小說里的“我”,是稀珍的理想主義者,同情弱小、嫉惡如仇;又有一股牛脾氣倔勁,面對利誘、恐嚇、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誓不低頭。善良、正直的性格和敏銳、機智的頭腦完美結合(這怎么可能呢?基本上,善良的人比較呆,聰明的人會使坏)。
     
    格里森姆不會辜負我的寄望,筆下的主人公,“我”,熱忱永不會熄滅,執著自己的信念,堅守心中的理想,鋤強扶弱,一次又一次,自願當孤胆英雄,和強權、大鳄、惡勢力開戰,用專業知識智取,以牙還牙,不屈不饒。讀來,歡暢淋漓。
    格里森姆讓阳光照進我的梦想:邪不胜正,主人公“我”,總可以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取得胜利,打赢官司,──雖然,那可能只是表面上的、暫時性的胜利。
     
    讀格里森姆的小說,是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滿足我對“公平公正”法律精神的幻想。它好像告訴大家堅持理想的應該、執著信念的美好,鼓勵大家不要失望、不能絶望;不要氣餒、不能放棄,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在這乌烟瘴氣的社會。
    格里森姆的小說,我總是看得心簜神移、激動不已。
     
    當然,精神意淫之后,掩卷深思,快意恩仇的痛快消失,取之而來的是失落:──
    既便在美國,一個政法分開、司法制度相對健全,採用陪審團進行裁決,實際上操作起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往往還是會淪為一句空話。
    既便在美國,尚算有法庭,一個相對透明的、開放的角力場所,供你公開斗爭;既便很幸運,遇到格里森姆筆下那樣有理想有勇氣聰明而又有天份的律師全力相助,最后取得的也只是表面上的、暫時性的胜利。背后上訴糾纏到何時?惩罰性判罰落實了沒有?假釋條例是否運用恰當?最終結果怎樣?正義是否真正得以申張?尚是一個未知數。
    在那種相對公平的环境下討公正,還是如此艱難,那,我們呢?
    呵呵。
     

     
    看了沉悶的《遺囑》(The
    Testament)后,最近出版的翻譯作《最后的陪审员》(The Last
    Juror)總算回歸原路,重繼孤胆英雄勇斗惡勢力的格里森姆調。所不同的是,這回的“我”,不再是律師,而是一名新聞工作者。
    新聞工作者?托賴現在的一些狗仔队、無良記者,我都快忘記了,蒙《最后的陪审员》提醒,新聞工作者,其實也是很了不起的正義使者。
     

  • 霉事二桩

    星期三, 05月 9th, 2007

     
    1. 流氓軟件
     
    我的T40中了一個流氓軟件,這主要怪我那晚突發奇想,想听“Take
    Five”,google一下,發現全是女子十二樂坊演奏的版本,那是什么狗屎水準啊?我又搜、又搜,搜啊搜,終於搜到一個不是女子十二樂坊的,一點,就染上了梅毒一樣的病毒。
     
    這流氓軟件特別殷勤,在“我的最愛”那里自動加了三個聯接:一個叫“一夜情女孩”,一個叫“找小姐”,真TMD見鬼,老子我要找什么小姐啊?!
    第三個叫“百渡”,副标題說是百度和google一起搜(它為什么不干脆叫“百歌”或者“谷度”呢?)。我想反正機子已不幸中毒,不如試一下,看怎樣NB哄哄,可以將二個搜索引擎一起搜,結果,點進去一看,不知哪個SB發明的,頁面上就一分為兩,左面百度,右面google,真哭笑不得。
     
    流氓軟件像送上門的女人一樣,恬不知耻,而且作风頑強,极其粘身。每次我刪了這三個聯接,不一回兒,Y們又自動添加到“我的最愛”中去,對著我擠眉弄眼。好吧,我投降,任由它們掛在“我的最愛”那里呢,每隔一、二個小時,Y就會惡劣地自動彈出一個网頁,叫“找小姐”。网頁上用紅色字标明:這不是色情淫穢照片,而是藝術照片。
    這不是、這不是又當嫂子又立碑坊嗎?還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我也不知道怎么說它了。
     
    問題還不在此,若有人刚好看看我的電腦,彈出這種東東,人家會怎么想呢?想你身是客怎么有這樣的嗜好?要找小姐呀?
    水洗也不清。
    唉!
     

    2 全民《史記》
     
    放五一假期的時候,我要玩幾天,怕借的書過期,就全部先還了。今天下班,奔去圖書館,想借回《史記》,繼續煮酒。
     
    找來找去,找了半天,《史記》倒有許多版本,許多套,但第一冊居然全部都被借走了。我不死心,去服務台咨詢,答案是肯定的,《史記》第一冊全被借出了。憑我去了N多次圖書館,借過N多次《史記》的經驗,這還是第一遭。往常,總有那么多的《史記》,──來自各個出版社的各種版本──,等著我膺選,因為這種老古董書,在香港一直乏人問津。萬萬沒有想到,我的影響力這么大,只是网上聊一聊《史記》,全香港人都借《史記》回去看了。
     
    我這個說書的正主兒沒有借到《史記》,非常郁悶地回來了。

  • 【史記佐酒】外一篇(1).傾國傾城的貌

    星期一, 05月 7th, 2007

    1

     

    妹喜、妲己、褒姒,陸續登場。

    且在此小議一下傾國傾城的貌。

     

     

    2

     

    有二類女人,美麗,並且成為傳奇。她們的故事,總是特別令人關注:

     

    一、 后妃

    二、  娼妓

     

    這二類人,身份、地位迥異,一個尊貴,一個卑微。

    把她們相提並論?前有衛子夫盤踞漢武帝的皇后宝座三十八年,相信尊貴的后妃們應該沒有什么意見,不會從坟墓里爬出來向我抗議。

     

      

    3

     

    “傾國名妹,無限嬌艷。”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我喜歡忖度這無限的嬌艷怎樣嬌艷法。

    試想一下,千挑萬選才被選中。選妃,多少有點像檢驗豬玀一樣,僥倖肉質過關的,送進后宮。后宮佳麗三千(三千只肉品質量同樣上佳的豬),要在這幾千名竞争對手中再脱颖而出,使六宮粉黛無顏色,迷惑皇帝至連江山也丟了,那一頭豬的味道,究竟有多鮮美?我咂吧著嘴,想:可恨照相技術的發明,迟了那么個幾千年!

     

    青樓中的极品,──名妓,也具傾國傾城的貌。慶幸的是,和她們睡覺的男人沒有國家和城邦可以傾掉,只有家產,損失局限於個人。然而,影響力一樣不容忽視、渊源流長,這可能托賴廣大文人墨客長期的、激情的、免費的文字廣告。需要點名批評的是柳永先生,他在這方面的貢獻最大,發發牢騷,向皇帝撒撒嬌,也撂下“烟花巷陌,幸有意中人、堪尋訪”這樣的狠話。

     

     

     

    在此,要為良家婦女抱個不平:她們中間自然不乏絶色,就是萬惡的制度不允許她們抛頭露面,养在深闺人未识,無法成為傳奇故事。所以,存在某種也算“圍城”的理論:如果可以,良家婦女恨不得一嚐妓女的风光;而妓女呢,又沒有一個不想從良,安安份份過日子。

     

     

    5

     

    回到對美貌的遐想,后宮佳麗,究竟多美?從前沒有照片,近代有,相信大家都看過清宮后妃的照片吧?那組無情地打破了我們對后妃所充滿的各種美好幻想、變得极為同情清朝皇帝不幸遭遇的照片;那組看見了只會昏倒不會傾倒的照片。

     

    蘭貴妃,和所有憑美色受寵上位的后宮傳奇故事一樣,但你能從慈禧太后那張國字臉、河馬嘴巴塌鼻梁上推測出美色來嗎?恕在下眼拙;你能從那樣一副蝌蚪眼睛想像出年輕時的她的风情和嫵媚嗎?恕在下愚鈍。

     

    再觀摩光緖皇帝隆裕皇后的尊容,怎一個慘不忍睹的“慘”字了得?那瑾妃,那瑾妃……我不想亵渎豬,別逼我。這群后妃中唯一一個長得可以的珍妃,可能就因為鹤立雞群了,最后被塞進井里。

     

    關在深宮的皇帝,可能品味有點另類(傅儀光憑照片選后時,不欣賞婉容,喜歡文綉。哈哈~),那么,在游歷各地、見多識廣的文人筆下贊不絶口的名妓,總該有點瞄頭了吧?綠珠、李師師、陳圓圓、董小宛、賽金花……她們,究竟是何等的风情萬種?我們有賽金花的玉照,謝天謝地,比慈禧太后好多了,但要我相信這就能顛倒眾生、傾國傾城,恐怕還欠說服力。

     

     

    6

     

    是大家,和本酒一樣,在意淫后妃和名妓的花容玉貌,將她們的美麗和风情往無穷大的方向幻想了去呢?還是所謂傾國傾城的貌,就長得慈禧太后、賽金花那樣?她們,不過是风雲際會、機緣巧合,或者,蘿蔔青菜,各有所好,偏生遇到好她們的主,是有權勢、具影響力的人?

     

    見識了慈禧太后、賽金花的照片,每個女人是否都可以很有志氣地說: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

    給我一個皇帝,我可以傾他國家。

     

     
    7
     
    皇帝來了。
    新中國之后,有好幾位稱帝者,這是其中一位:
     
    萬順天國 (1990-1992)
    李成福 (1990-1992)
    地處豫西。自建安民党、萬李起義軍,自稱唐朝後裔,妄圖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復辟唐朝帝制,定都西安。後被鄉派出所3名幹警滅了。
     
    這位李皇上的女人,笑一笑,就能傾國,好歹也算是一個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