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02月 23rd, 2007

  • 【史記佐酒】夏本紀第二(3).啟

    星期五, 02月 23rd, 2007

    (《夏後啟上天得樂圖》,五弦琴尾底面裝飾圖案,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

    1
     
    夏后啟,后啟,這個“后”字,我一直以為是皇后呢。
     
    發現夏朝的皇帝不叫“帝某”,而被稱為“后某”。
    好像只夏朝這么坏,弄得人家“皇”和“后”分不清。

     
    2

    開創世襲王朝制度的夏后啟,如此一位關鍵人物,在《史記》里未獲應有的重視。制度上的重大轉變,司馬迁輕描淡寫。或許怕触動皇帝敏感而脆弱的心。

    3
    研究一下啟的家庭背景。
    “禹治洪水,通軒轅山,化為熊,謂涂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涂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嵩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淮南子》
    非常古怪的場景:遺傳因子作祟吧(傳鯀后來在羽山化成一頭大黃熊),禹愛打扮成熊樣(不勞人罵,還真是熊樣),吓得前來送飯的妻子涂山氏呆若“石”雞,也可能涂山氏發現丈夫癖好,欲去。禹的態度很明確:隨便你丫死呀活呀走呀,兒子TMD給老子留下!
    “閔妃匹合,厥身是繼。胡為嗜不同味,而快朝飽?”屈原在《天問》提出即使為延後嗣,就可以罔顧彼此差異了嗎?

    “匹合”、“快朝飽”,用了顯然不夠尊重禹伉儷的說法,好像我們現在說人家去“吃快餐”一樣。禹“欲”令智昏,饑不擇食,一時之快后,拍拍腦門:“哎呀,完了,倆缺乏共同語言啊!”
    怪不得在新婚的第四天就開路了。后來還以此向舜邀功,臉皮比較厚。

    4
    因這種“激情”而出生的啟,自然精力充沛、驍勇善戰,益非其對手。公有制改私有制所引起的不服和骚乱,他有足夠的臂力去摆平。

    5
    在甘,決戰有扈氏前的誓師大會上,啟發表了著名的《甘誓》:
    “嗨!六軍(為啥比現在的三軍還多一倍?多了用動物編制的海陸空队伍?)的將士們,有扈氏不好,很不好,天老爷要收拾它,我就按天老爷的意思收拾它!左边的人不攻左翼,右边的人不攻右翼,就是不听軍令;騎動物駕畜生的,不好好牵領你們的牲畜,任由它們在戰場上亂蹦亂跳,不成队形,就是不听軍令;听令的,重重有赏;不听令的,格殺勿論,還不會放過你家人!”
    在啟的威逼利誘下,“遂滅有扈氏。天下咸朝。”

    6
    “遂滅有扈氏。天下咸朝”,《綱鑑易知錄》有另一則“溫情”版本:
    “大戰於甘,不胜,……啟曰:‘今茲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於是班師,……親親長長,尊賢委能,隠神期月,而有扈服,遂滅之。”
    “有扈服”,“遂滅之”,矛不矛盾了一點啊?
    《呂思勉讀史札記.有扈考》提到“有扈,夏啟之庶兄也”,“昔有扈為義而亡”,“昔禹與有扈戰,三陳而不服”等諸多說法。
     
    我在折騰《封神演義》時,有人藐然:這是演義小說,作不得真。
    現我終可藐然回去:史書,也是作不得真的,飯余茶后博一笑耳。

    7
    啟貪杯好色,高唱著“吾愛美人,吾更愛音樂”,用三個美女賄賂上帝,換來《九辩》《九歌》。後世人紛紛仿照,只要看中什么好東西,拿女人去換,比如蘇東坡就以妾易馬。
     
    啟對音樂異常狂熱,屬於廣東話中的“音樂發燒友”,經常主辦大型音樂Party,日夜不停演奏。而且,這廝耳朵可能有點撞聾,非要聽幾萬人演奏的交響樂。這,為他在歷史上帶來了不太好的名聲。
    也怨他生得太早了一點,要晚生個幾千年,現在咱們有黑膠唱片到鐳射音碟,surround
    sound全套音響設備,就算給他單獨造一個音響效果好得不得了的音樂廳也成。他也完全可以將耳朵貼到比一個人還高的大喇叭上,高興怎么听就怎么听,高興听多久就多久,看誰再敢因為他的這種小小雅好而抺煞他的歷史地位?

  • 【史記佐酒】夏本紀第二(2).終禪讓、肇世襲

    星期五, 02月 23rd, 2007

    (受禪碑立于黃初元年,魏公卿將軍因曹丕受漢獻帝“禪讓”即帝位而立。
    傳此碑為衛顓所作,其子瓘,孫恒、宣、庭,曾孫璪、玠等人皆有書名,其中尤以恒妹鑠(即王羲之師衛夫人)聲名隆。)

    1
    禹的兒子,──啟,對中國歷史來說,無疑是位超級重要人物,承先啟後。注意,此“承先”,僅指繼承其祖先的皇位,啟發了後來的千秋萬代。真個是千秋萬代,原來不入丁春秋門也可以做到,只要終結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竊天下為私有。
    說到這裏,本酒又不得不順帶崇拜一下馬恩倆偶像,吾上國早有啟在近四千年前結束so-called“禪讓制”,驗證共產主義是行不通滴,難得馬恩倆還一片赤子之心,提倡。更難得還有一片赤赤子之心的,推行,搞到三年沒飯吃,安樂了。

    2
    大家贊不絶口、夢寐以求的禪讓制,也只是so-called。所謂的“禪讓”,沒有一次不勉強得可以,沒有一次不別有隠情、另有苦衷,沒有一次不是老皇帝痛苦得滿地打滾,爭位者互毆得遍地找牙。
    想當年,面對自己兒子丹朱的強有力競爭對手,堯為舜度身定做很多“考驗”,也弄不死舜;嫁二女,亦堵不住舜的野心;最後,“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真正禪讓,要不要說這麼多廢話先?欲蓋彌彰。“卒授舜天下”的“卒”字,道出了堯的萬般無奈和不得己。
    坐穏皇位的舜解釋:“毋若丹朱傲,維慢遊是好,毋水行舟,朋淫於家,用絕其世。予不能順是。”
    “毋水行舟”,倒行逆施的古代說法,否則,是一樁很搞笑的指控,放諸晉代,明明值得頌揚的名士風流嘛。

    3
    舜是堯的女婿:1女婿=0.5子
    堯一口氣嫁倆女兒舜:女婿x2
    1女婿x2=0.5子x2=1子
    還是傳位自己人、實屬窩裏反。

    4
    若說舜經營多年的“賢”名尚屬小恩小惠,丹朱可與之爭,禹治水的千古功跡,商鈞無可匹敵。傳位禹,勢在必行,沒多少廢話說,both舜and商鈞。到禹傳位啟,情況又顛倒了。當年和禹一起去基層開展工作的二位老干部,──益和皋陶(傳益為皋陶之子),功勞名聲均比啟大。皋陶知趣早亡,但不傳位予益,真說不過去了。說不過去,怎麼辦呢?怎么辦呢?撕破臉皮,打唄,“啟伐之,大戰於甘”。
    哪里有人類,哪里就有私欲。

    5
    《三國志》注引《魏氏春秋》載:“帝(曹丕)升壇禮畢,顧謂群臣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哈哈哈哈~
    笑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