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11月 1st, 2006

  • 沿著《封神》的情節(261-262終結)

    星期三, 11月 1st, 2006

    261
    有關分封制度,非小說記載: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
    《荀子.儒效》:武王崩,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左傳.定公四年》子魚曰:
    分魯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類丑,以法則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職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倍敦,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
    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呂,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閻之土,以共王職;取于相土之東都,以會王之東蒐。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誥》,而封於殷虚。皆啟以商政,疆以周索。
    分唐叔以大路、密須之鼓、闕巩、沽洗,怀姓九宗,職官五正。命以《唐誥》,而封於夏虚。啟以夏政,疆以戎索。
    三人乃成王叔叔,封賞优厚,其他姬氏族人的封賞均低於他們三人。特摘錄此。

    262
    沿著《封神》的情節,走到此,已終點。曾經擔心,會終結在第“250”小節上。現結束在“262”這里(真是一個漂亮的數字啊!),遂放下心間大石。
    讀一本爛書,嘮嗑了近一年,吓跑了一群,弄瘋了一堆,幸得大家忍功超著,我才像個話癆病患者,可以一口氣聊了這么多。裝訂一下,字數怕會快赶上《封神演義》了。哈哈。

    (於2006年11月1日晚)

  • 沿著《封神》的情節(259-260)

    星期三, 11月 1st, 2006

    259
    分封了,分封了!大家來對號入座。
    列侯封國號名諱:
    魯 姬姓,侯爵。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也。佐文王、武王,有大勳勞於天下;後成王留相天子,命周公為家宰,主自陝以東之諸侯。乃對其長子伯禽於曲阜,地方七百里;分以寶玉大弓之器,俾侯於魯,以輔周室。
    齊 姜姓,侯爵。係炎帝裔孫,伯益為四岳,生萬生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氏,謂之呂侯。其國在南陽宛縣之西南。自太公望超自渭水,為周文王師,號為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營邱,為齊侯,列於五侯九伯之上,即山東。
    燕 姬姓,伯爵。係周同姓功臣日君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為周太保;食邑於召,謂之邵康公。留相天子,主自陜以西之諸侯,乃封其子為北燕伯;其地乃幽州薊縣是也。
    魏 姬姓,伯爵。係周同姓功臣曰畢公高,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於魏國。即今河南開封高密縣是也。
    管 姬姓,侯爵。係武王弟,曰姬叔鮮,以監武庚,封於管。即今河南信陽縣是也。
    蔡 姬姓,侯爵。係武王弟,曰姬叔度,以監武庚,對於蔡。即今河南汝寧府上蔡縣是也。
    曹 姬姓,伯爵。係武王弟,曰姬叔振鐸,武王克商,封於曹。即今濟陰定陶縣是也。
    郕 姬姓,伯爵。係武王弟,曰姬叔武,武王克商,封於郕。即今山東袞州府汶上縣是也。
    霍 姬姓,伯爵。係武王弟,曰姬叔處,武王克商,封於霍。即今山西平陽府是也。
    衛 姬姓,侯爵。係武王同母小弟,封為大司寇;食采於康,謂之康叔,對於衛。即今北京冀州是也。
    滕 姬姓,侯爵。係武王弟,曰姬叔繡,武王克商,對於滕。即今山東邱縣是也。
    晉 姬姓,侯爵。係武王少子,曰唐叔虞,封於唐,後改為晉。即今山西平陽府絳縣東冀城是也。
    吳 姬姓,子爵。係太王長子泰伯之後,武王克商,遂封之為吳郡。即今吳郡是也。
    虞 姬姓,公爵。係太王子仲雍之後,武王克商:泰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已為吳君,封其別子為虞公。
    虢 姬姓,公爵。係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仲與虢叔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而文王友愛二弟,謂之二虢。武王克商,封仲於宏農陝縣東南之虢城。
    楚 芈姓,係顓頊之裔,曰鬻熊,為周文王師,有勳勞於王家,封之於荊蠻,以子男之上居之。即今丹陽南郡枝江縣是也。
    許 姜姓,男爵。係堯四岳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對其裔於許。即今之許州是也。秦嬴姓,伯爵。係顓珼之裔,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柏翳於秦。即今之陝西西安府是也。
    莒 嬴姓,子爵。係少昊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後茲與期於莒地。即今莒縣是也。
    紀 姜姓,侯爵。係太公之次子,武王念太公之功,分封於紀。即今東莞劇縣是也。
    邾 曹姓,子爵。係陸終第五子之後,武王克商,封其裔於邾。即今之山東鄒縣是也。
    薛 任姓,侯爵。黃帝之後,武王克商,對其後奚仲於薛。即今之山東沂州是也。
    宋 子姓,公爵。係商王帝乙之長庶子,曰微子,商紂王不道,微子抱器歸;武王克商,封微子於宋。即今之睢陽縣是也。
    杞 姒姓,伯爵。係夏禹王之後,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東樓公,對於杞,以奉禹祀。即今之開封府雍邱縣是也。
    陳 媯姓,侯爵。係帝舜之後,其裔孫閎父,為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實賴之,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滿而封諸陳,使奉虞帝祀,其地在太皞之墟。即今之陳縣是也。
    薊 姬姓,侯爵。係帝堯之後,武王克商,求其後,封之於薊,以奉唐帝之祀。即今之北京順天府是也。
    高麗 子姓。乃殷賢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因不肯臣事於周;武王請見,乃陳洪範九疇一篇,而去之遼東,武王即其地封之。至今乃其子孫,即朝鮮國是也。
    其親王功臣,帝王後裔,共封有七十二國。今錄其最著者,其餘如越封於會稽,向封於譙國,凡封於汲郡、宿封於東平,郜封於濟陰,鄧對於潁川,戎封於陳留,芮封於馮翊,極封於附庸,穀封於南陽,牟封於泰山,葛封於梁國,倪對於附庸,譚封於平陵,遂封於濟,杞滑封於河南,邢封於襄國,江封於汝南,冀封於皮縣,徐封於下邳,舒封於廬江,弦封於戈陽,鄫封於琅玡,厲封於義陽,項封於汝陰,英封於楚,申對於南陽,共封於汲郡,夷封於城陽等國,不悉詳記。
    260
    說明一:列爵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為附庸。
    說明二:此乃小說編攥,不足為信,不過,無聊時,對照自身姓氏查看先祖封地何處,也可意淫一番。
    說明三:留意一下高麗,南韓、朝鮮都是咱的。這可不是意淫。
    說明四:對照上述,本酒先祖乃侯爵。哈,一不小心,我居然也貴族了一把。

  • 沿著《封神》的情節(254-258)

    星期三, 11月 1st, 2006

    254
    武王率八百諸侯揮師北上,攻克柏林,皇位,十拿九穩非他莫屬,這,大家都心知肚明。
    書里化了不少周章,詳寫武王如何的“遜謝”、“固辭”,最后,好像演王老虎抢親一般,被“強”推上了皇位。
    我有位舊同事,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婦女,將咱优良的中國文化傳統繼承得十足十,而且,發揚光大,──大凡她想要的東西,嘴里一定會极“客氣”地說不要。
    比如她想要我加班,會說你先回去,我加好了。要是我听從她的調配,先撒退了,第二天,準保有人給“好”說話听。
    再比如我們買回去零食請她品嚐,她會极堅決地推讓,表示不愛吃。要是我們信以為真,分著吃光了,一下午,準保有人臉上烏雲密佈。
    我才進公司時,未諳世情,基本上她說啥,就照做啥,結果,釘子碰了一地。
    后得同事指點,愰然大悟,基本上她說啥,就照做啥,給了她一地的釘子嚐。
    知道她心里一定氣惱极我了,對不起呀,我沒有姑息和縱容這種虚與委蛇、口是心非的所謂的“中國禮儀”的雅量。

    255
    粵語有“走寶”一詞,指錯失了好東西,馬氏的經歷就是走寶。
    為此,她懊惱到悬梁自縊。
    其實,馬氏再嫁的農夫張三老倒是個貼心的好老公。當然,貼心是沒有用的。婚姻中,老公這個“人”怎么樣,可以忽略不計,老公將會帶來的經濟效益才是關鍵。對古代女子來說,榮華富貴、鳳冠霞披方是婚姻的皇道。
    並非古代女子之專利,咱現代女子在這方面,相比起來,一點兒也不遜色。
    不說了,罄竹難書。

    256
    馬氏死后被封“掃帚星”。
    姜子牙倒念舊情,挑了一個很好的封號封她。

    257
    封罢死人,收拾活人,姜子牙下令:“合朝文武百官,至岐山听候發落。”
    眾官躋躋跄跄,齊至坛下伺候。姜子牙當眾斬了飛廉、惡來。
    殺雞儆猴、殺一儆百也。

    258
    大功告成,武王急急地遣走姜子牙:“師尚父年老,不便在朝。”
    姜子牙不胜傷感:“不得朝夕侍奉左右,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再睹天顏也!”
    武王:“你老了,辛苦了,不勞在此阻手礙腳了,快回去養老吧。”
    姜子牙再三請求不果,哭哭啼啼,只好動身往封地去,無法再在朝中弄權了。
    李靖、楊戬等告辭歸山,武王卻再三苦留,不胜傷感:“今存者甚是殘落,朕已不胜今昔之感,豈驟舍朕而歸山也?朕何忍焉?”
    態度迥異。
    看來,老姜頭很討武王嫌,武王忍他可是忍到頭了。

  • 為重慶人長臉的幾位网上重慶人(三)

    星期三, 11月 1st, 2006

    系列三,請諸位繼續觀賞网上這幾個极個別极個別的重慶女性是如何為重慶人“長臉”法,對於這幾個坐在井底、明顯大腦缺氧、說話前言不搭后語、自相矛盾、打著D委書記官腔的SB,慚愧,我只好用她們比較听得懂的語言和她們對話,直接稱呼她們為“SB”。
    我在廣州和重慶分別貼了游記,說起來,我廣州的游記將廣州寫得還不客氣。重慶是我喜歡的一個地方,遇到的重慶人都不錯,所以下筆儘量留情、美化。孰料遇到幾個SB還不知足,非要出來再“長長臉”,被人直接“SB、SB”地叫,方心滿意足。
    而廣州那里的游記呢,倒沒見一位廣州人出來抗議,哈哈。
    前陣子,在豆瓣网看到一些評論蘇州,說蘇州和蘇州人的不是,看了大爽,哈哈直笑。評論,哪怕是批評,只要涉及自已家鄉的,都是別人的一種關心,予我,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啊!怎么會有這幾個SB強兇霸道到容不得別人發表負面評論呢? 500){this.width = 500;}” onerror=”this.src=’http://image2.sina.com.cn/blog/tmpl/v3/images/picError.gif’” />
    2006-09-16 10:22:19: 水浮蓝
      身是客兄,想必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像有些言必称文化大革命话不离红卫兵还拽歌 洋文名叫博学多识的 酸文人,只是兄台所讲在你家院子讲话就一定是给你讲话,也未必太霸道了 吧,难道大家到 了 你家话语指都只能是 你,别人就只能道路以目了,哈哈,我想这个规矩姑且如你所说的 规矩,大家未免会达成一致吧!兄台的高见,不以为然!
    > 删除
    2006-09-17 00:47:28: 身是客
      水浮蓝兄:
      
      (您不當心理醫生了,敝人就去掉這勞什子了,哈哈)
      
      敝人尊重您所持的保留意見,但望您也理解,或不可否認,是有這樣約定俗成的規矩或習俗或禮節存在吧?网上交流溝通,大家都力求做到不產生歧意,您在敝人主帖之下發表評論,尤其批評性的評論,敝人當然會以為是針對敝人的。若不是,大家都反省一下,是否語焉不詳?或敝人又以小人之心度之?
      
      還有一個細節,不知您有沒留心到:敝人作為樓主,有權可以刪其他网友的評論。您看,有權力,也有義務,義務就是所有跟帖不指名的評論一股腦兒地算到敝人頭上。
      
      當然,敝人不刪別人的評論,決不學樓上那三兩個所謂的“重慶人”。作為樓主,敝人歡迎您在此發表任何意見,就是對敝人/拙文,若有中肯的意見和批評,敝人都會反省,決不學樓上那三兩個所謂的“重慶人”。
      
      其實,您夸重慶和重慶人好的意見,和informative兄批評重慶和重慶人不好的意見,和拙游記中真實再現一名游客眼中的重慶和重慶人,──有好也有不足之處,三者意見都是很好,都很可貴。您看您一夸重慶和重慶人好,informative兄給您扣頂“文革精神”的帽子,您很不愉快,說明您是個比較開明的人,不喜歡那種作派;那informative兄眼中看見重慶不足之處,您給他扣頂“心里有屎”的帽子,你們倒真是彼此彼此,“將遇良才”哈;您再看敝人對重慶和重慶人的看法,再看看樓上幾位那三兩個所謂的“重慶人”,您看看什么態度?不了解就不要評論哈,不好听的話就不能說哈。明明有的事,百般抵賴,──知道不好看,有得抵賴的功夫,還不如回去呼吁不良的出租車司機改善一下,更有建設性,也令大家折服。
      
      任何意見都應該可以任意地表達出來,而任何人的看法都應該予以尊重。不能只許說好的,不許說一點點不中听的。看得出您應該不同於樓上那三兩個所謂的“重慶人”,會有所理解。
     > 删除
    2006-09-17 19:55:04: 水浮蓝
      我在重庆呆过一年,这一年让我收获不小,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都是地道的重庆人,豪爽好客,讲意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对重庆人很有好感。重庆这个城市也强烈地投射出了他与众不同的魅力,而且正如疯狂的 石头导演宁浩讲的选择拍摄地点为什么排除武汉\广州选择了 重庆,因为它是正处于一个新和旧,传统和现代交替的特殊阶段,正是这种特殊时期而形成了其他很多大城市无法比拟的特色和魅力,在重庆,你既可以看到繁华如香港的现代都市景观,又可以体会到老山城原始淳朴的民风,(但这种感觉相信会随着重庆的现代化进程而消失一半吧),有事,下次再议!
    > 删除
    2006-09-17 21:37:12: informative
      水浮蓝仁兄:
      
      讲点这种言之有内容的东西,才值得观众看看嘛。比光顾着一个劲抽风似地叫重庆好重庆人好,强太多了。
      
      对重庆的意见,依旧保留哈,没觉出啥好。看看楼上那几个重庆人的嘴脸就恶心。
     > 删除
    2006-09-21 16:50:46: Unique唯一@戒不了
      好久不来,真是讨论得激烈啊。
      身是客和informative都是大闲人啊,成天正经事不做上来跟人较真儿,累不累啊,怀疑你俩是同一个人了,难怪会老说别人换马甲,其实是自己有鬼吧,哈哈。
      不跟你们扯了,水浮蓝也别理他们,把时间花在这个上面太不值得。看他们写的字我也挺恶心的。
      88,我再也不会来这里了。
    > 删除 [...]